學者醫 作品

第157章 阿爾忒彌斯的威脅

    而國外恰恰相反,不知道是可悲還是可嘆。

    “我們先介紹一下國內航天產業發展情況,像國家航天科技集團以及國家航天科工集團這樣的國家隊,我就不做介紹了,他們的成就有目共睹。

    我現在說明的是國內民營航天公司的情況,自從今年國家允許民營企業參與航天領域競爭以來,國內一共成立170多家民營航天企業,涉及航天科技眾多領域。

    如果我們公司涉入其中的話,大家的起跑線都一樣。

    另外說說國際市場,在國際航天企業裡,以漂亮國為主體,現在唯一做出成果的就只有spacex公司了。

    spacex公司由馬斯克在2002年投資成立,目前已實現獵鷹九號火箭一級助推器可回收技術,去年7月成功將一艘貨運龍飛船送入太空。

    這家spacex公司是我們預期中的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全球除漂亮國以外其他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最強對手。

    他們的可回收火箭直接將太空衛星每公斤載荷發射費用拉低到了2萬美元,同類型其他航天公司的發射價格為600萬美元。

    接下來他們還將發展可回收整流罩、星艦星際飛船等技術,爭取在2030年以前實現載人登陸火星,2050年實現火星殖民。

    除了spacex公司之外,波音、洛克希德馬丁、深空系統公司、航天機器人公司、螢火蟲航天公司、月球捷運等9家公司都屬於能進入nasa項目招標中的航天公司,實力都很強。

    至於在商業航天領域,如果我們公司現在開展研究的話,可以與亞馬遜董事長貝索斯投資的藍色起源航天公司處於一條起跑線上。”

    看完李曉介紹的資料之後,王文菱深感對手的強大,尤其是漂亮國眾多航天科技公司的強大。

    雖然國內也有100多家航天企業,除了國家隊,能打的一個都沒有,基本都處於萌芽狀態。

    當然漂亮國那邊也是一樣,土星五號那樣的重型火箭現在也只有spacex公司有技術和資金搞得出來,其他公司都處於第二線,和國內這些航天公司差不了多少。

    現在的局面就是漂亮國航天公司有技術,但沒錢,國內民營航天公司沒錢也沒技術。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航天科技投資資金大,但回收成本長,想要取得收益都是以10年為起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