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醫 作品

第214章 期待已久的首飛

    為此連已經超高密度發射的北斗導航三號衛星也暫停了發射任務,沒辦法,使用“神舟”星際飛船來發射衛星成本低的可憐。

    要不然為什麼楊威院士著急呢,有了“神舟”星際飛船,本來預定準備好2018年12月以後的衛星發射計劃全都喊停。

    至於太空旅行,王文菱就更不急了,按照準備,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將會在“神舟”星際飛船首次大氣層外飛行以後,公佈自己的太空旅行計劃。

    現在舞臺已經搭好,就看趙玄的了。

    這次大氣層外飛行能不能成功,誰都無法預料,連趙玄也不行,只能把工作做細緻,仔細檢查。

    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計劃,趙玄還沒來得及看,他現在正在飛船總裝廠房內站好最後一班崗。

    總裝廠房後面的牆壁上,掛著四句話,說明了趙玄以及現場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

    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鬥

    特別能攻關

    特別能奉獻

    20個大紅字格外顯眼,有時候注意力一不集中,回頭一看就收了自己想開小差的心思。

    彷彿有人在自己身後監督一樣。

    看著面前忙碌著的身影,趙玄十分的欣慰,自己的設計,加上這些航天科技集團研究所的員工,想失敗都難。

    在上午,國家航天局就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介紹了這次的試飛工作,他們身上的壓力當然非常大。

    這次除了國內,國際上“關切”的目光也一直瞄準這裡。

    和上次一樣,第二天一大早,趙玄就被鬧鐘吵醒,外面天還黑著,可整棟住宿樓裡早已經甦醒。

    預定好的發射時間在下午6時,因此在上午,就得將“神舟”星際飛船從總裝廠房挪到發射場進行準備。

    今天要前往太空的不是原來做試飛的1號艦,而是2號艦,內部裝修已經全部已經按照設計一絲不苟的完成。

    至於1號艦,降繼續進行試飛工作,為未來飛船改裝提供經驗。

    這樣的原型機,趙玄一共計劃生產了4臺。

    2臺用來試飛,一臺用開給航天員做訓練,另一條做備份,緊急情況下使用。

    “趙總。”

    “趙總。”

    在去餐廳的路上,每一個遇到趙玄的人,都和趙玄打著招呼,現在他可是基地內的名人,沒有不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