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86章 楚天與多爾袞(加更)

    期間楚天得知討伐青州黃巾軍的主帥兗州刺史劉岱被一名不知道姓名的黃巾軍武將擊破,困守東平陵。

    東郡太守曹操、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三個太守小心翼翼推進,前去救援劉岱。

    期間曹操和那個不知道姓名的黃巾軍猛將交戰,各有損傷。

    曹操麾下猛將如雲,但終究吃了兵力太少的虧。

    而且擊敗青州刺史、兗州刺史的濟南國黃巾軍等級不低。

    發生在青州的戰況傳遍整個東漢區,洛陽朝廷為之地震。

    青州黃巾軍幾乎同時在東西戰場擊敗兗州刺史劉岱的五萬人、徐州刺史陶謙派出的五萬人,二十七萬討伐軍,可能只剩下二十萬。

    一時間,青州黃巾軍聲勢更加浩大!

    連敗北海相、青州刺史、兗州刺史、徐州刺史,天下還有誰能與之交鋒?

    原本西涼叛軍叩關長安已經令朝廷驚動,此時青州黃巾軍有席捲關東的趨勢,一旦與冀州黑山軍、西河白波軍聯合,怕不是第二次黃巾起義,而且這次黃巾起義規模更加龐大,席捲五州。

    朝廷已經無法調動更多的兵馬。

    關內關外大亂,各處都要有官兵鎮壓,為了鎮壓青州黃巾軍,朝廷已經調遣兗州、青州、徐州的精銳,此時竟然無兵可調。

    關中漢軍在與西涼叛軍大戰不止,冀州漢軍鎮壓黑山軍,幽州漢軍討伐叛亂的烏桓部落。

    只有豫州、揚州或許還可以派出兵馬。

    於是朝廷不得不重新啟用被十常侍彈劾的名將皇甫嵩,令皇甫嵩前往南陽、汝南、潁川、淮南一帶招募兵馬,前去鎮壓青州黃巾軍。至於來不來得及,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南陽、淮南一帶各個領主交戰,佔地為王,漢朝廷直接控制的土地不多,外來的皇甫嵩想要招募到一支足以鎮壓青州黃巾軍的兵馬,恐怕不容易。

    所幸的是曹操在黃河邊擊敗八萬黃巾軍,楚天守住諸縣、收復東武縣,同時在安丘縣俘虜五萬黃巾軍的捷報傳來,朝廷稍微安心。

    楚天的琅琊國相官職總算有戰功支撐,不會被人因為賄賂十常侍的事情所歧視。

    東漢區群雄割據的時代還沒有來臨,已經大亂,周圍的文明也在窺視東漢區的邊境。

    如果放在古代,因為地形的緣故,各個文明無法跨越戈壁和大海征戰。

    但在《領主》裡卻未必了。只要佔領對方文明區的一座大型城池,同時有足夠的金銀,那麼就可以利用傳送陣源源不斷地往對方的文明派遣大軍進行征服。

    高麗國、大越國、東籲國的領主恨不得看到青州黃巾軍席捲整個東漢,好從中漁利。

    青州北海國安丘縣,楚天率領大軍接近縣城。

    曹豹提醒:“多爾袞的騎兵非常可怕。”

    “他已經在前方列陣。”

    楚天派出的斥候已經與多爾袞的斥候交戰,得知多爾袞依靠安丘縣城,打算在安丘縣迎戰。

    楚天無法推測多爾袞的兵力。青州黃巾軍數量太多,憑藉肉眼根本無法判斷。

    楚天甚至認為多爾袞也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少兵。

    實際上楚天的判斷是正確的,多爾袞只能粗略估算兵力。

    他已經可以望見出現在安丘縣附近的楚天的大軍。

    安丘縣成為黃巾軍與官兵爭奪的重點。

    楚天、曹豹、糜芳想要和趙公子、孔融匯合,就必須打下安丘縣。

    本來楚天的軍隊前去牽制膠東、即墨、高密的黃巾軍,由曹豹和糜芳負責攻陷安丘縣。

    結果曹豹和糜芳幾乎全軍覆沒,楚天只能親自過來攻打。

    膠東、即墨、高密的黃巾軍沒有人牽制以後,隨時有可能進攻琅琊國,切斷楚天的後路,楚天的形勢嚴峻。

    如果有可能,楚天會考慮速戰速決。

    多爾袞率領一隊騎兵前來觀察楚天的佈防,突然對楚天心生懼意,有一種想要不戰而降的念頭。

    “冷靜。”

    多爾袞面對楚天親自掛帥的大軍,心裡越發不舒服。

    他有些後悔,自己應該與管亥換一個目標才是。

    楚天自帶“天可汗”特性,對鮮卑、突厥、女真等英雄都有嚴重的壓制效果。

    所以多爾袞才會莫名其妙產生想要投降的念頭。

    不過多爾袞終究是梟雄,抑制了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