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221章 項燕與楊無敵

    “他們打算任命項梁為中郎將,統帥徐州步弓兵,任命楊無敵為騎都尉,統帥徐州騎兵。”

    “……”

    這下楚天不淡定了。

    無論是項梁還是楊業,楚天都知道,一個是戰國名將,一個是北宋名將,都打過大勝仗的名將。項梁更多是偏向於統帥,楊業更多偏向於武力。

    兩個名將聯手,再加上宋江、曹豹等二三流將領,以陶謙的財力,那麼統一徐州的大戰也不容易。

    楚天揮了揮手,讓前來報信的親兵撤下。

    盧植見楚天表情凝重,不禁疑惑:“子謀為何憂慮?發生何事?”

    “唉,在下為朝廷平冀州黃巾、收編泰山賊、鎮壓青州黃巾、討伐國賊董卓,戰功赫赫,一心為了天下太平。然而……”

    楚天長吁短嘆。

    盧植和蔡邕對視一眼,對這個年輕後輩的煩惱好奇:“子謀不妨直說,如果我等力所能及,定當相助。”

    “然而徐州牧陶謙卻屢次出兵攻打琅琊國,戰火波及平民,遍地骸骨。不久前我前去洛陽討伐國賊,他卻縱兵襲擊琅琊國,險些令我前功盡棄。現在,他又屯兵三十萬,打算一舉滅掉琅琊國,真是令人擔憂。陶謙不能用人,唯親是舉,危害一方,如果琅琊國為其治理,定當民不聊生。”

    楚天儘量誇大陶謙的缺點,以引來盧植、蔡邕等名士的同情。

    他是弱勢的一方啊。

    一個太守,出兵討伐董卓,卻被州牧欺負。

    聽楚天這麼一說,本來就對楚天有好感的盧植和蔡邕有點同情楚天。

    事實便是如此。

    楚天去參加討伐董卓,陶謙卻沒有參與。相比之下,楚天這個琅琊相更加受到東漢名士的歡迎。

    陶謙以前還有名聲的優勢,現在楚天“四世三公”,對世家的吸引力還在陶謙之上。

    所以不難理解,盧植、蔡邕傾向於幫助楚天。

    “我打算曆數陶謙的罪名,討伐陶謙,救徐州千萬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在下缺少軍師,所有斗膽請盧大人出山,到時擔任一路軍師,克徐州。”

    楚天首次試圖招攬盧植。

    盧植的資歷實在太老了,以至於楚天都不敢輕易請盧植出山。而且實在不知道給盧植什麼職位。

    盧植的官職比楚天還高,總不能當一個別部司馬、或者都尉,即使當校尉也太低了。

    盧植以前擔任的北中郎將已經是高級軍官,不像是現在一樣,將軍到處都是。

    所以楚天左思右想,決定讓年老的盧植擔任軍師,房玄齡擔任參軍。實際上兩個人都可以當謀士使用。

    盧植是統帥、智力型的英雄,而房玄齡是智力、政治型的英雄。

    楚天只有房玄齡一個謀士,只能兼顧一路。

    要是有多幾個謀士,為每一路將領搭配一個謀士,那麼軍團的實際戰鬥力將會上升。

    盧植聽楚天想要拜他為軍師,終於有點動容。

    即使人老,英雄終究是英雄,真正有機遇時,多半還是會不甘寂寞,所以才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

    黃巾之亂盧植沒有打完就被董卓替代,盧植終究有些遺憾。

    “如果到時雙方交戰,也許我可以出任軍師……”

    聽見盧植終於鬆口,楚天不由大喜。

    這麼說來,盧植向他效忠了?

    不過系統沒有任何認主的提示。

    楚天明白過來,盧植估計和現在趙雲處於一個狀態——願意出力,但出於某種原因,還不願意認主。

    趙雲是因為短時間內不願意出仕新主,而盧植沒有認主是因為他的輩分太高,不會輕易認主。

    可以為自己效力已經不錯了。

    楚天沒有逼迫盧植一定要認自己為主公。

    至於盧植是否會背叛,多半是不會背叛的。這種剛直的人,讓他們背叛比殺了他們還難。

    這樣一來,楚天就有兩個軍師,一個房玄齡,一個尚未認主但承諾可以效力的盧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