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229章 決戰準備

    楚天和眾人推演,估計對方會以防守為主。

    “如果對方困守郯城,再以一支軍隊於城外駐守,恐怕我們難以分兵同時圍城和應敵。”

    被楚天請來參與會議的盧植說出自己的擔憂。

    “所以我們應當儘量挑釁陶謙,邀其在平原決戰。如果他同意最好,否則,可用水師擊敗陶謙的水師,而後切斷其糧道、威脅下邳,迫使陶謙決戰。我想二十萬大軍的糧食將會是一個大問題。沒有四個郡國運糧,僅僅憑藉郯城的糧食,他們支撐不了幾個月就會崩潰。”

    楚天做好和趙公子圍困即墨一樣的準備。

    如果對方主力龜縮在堅固的城池裡面,那就一直圍困,直到對方糧食耗盡。

    郯城集結越多兵力,消耗的糧食數量越多。二十萬人馬,每天消耗的糧食將會是驚人的數字。

    琅琊國的糧食依靠沂河運輸,即使後方遭到對方騎兵的攻擊,也不會影響琅琊國大軍的糧食供應。

    因此爭奪沂河顯得至關重要。

    “令徐盛儘快擊敗對方的水師。”

    楚天打算先派徐盛取得首勝,擊破陶謙的沂河水師,獲得對沂河的控制權。

    “末將請求出戰!”

    趙雲自告奮勇,想要參與水師的戰鬥。

    “末將的箭術或許可以一用。”

    李廣也在同時請戰。

    他們不擅長水戰,不過不代表著他們無法參與戰鬥,只是屬性會下降。

    在水師的接弦戰中,猛將仍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薛禮、趙雲、李廣,你們三人協助徐盛將軍,破陶謙水師,為我們琅琊國取得首功。”

    “是!”

    楚天任命徐盛為水師主將。

    即使薛禮、趙雲、李廣比徐盛武力更高,但在指揮水師時,他們還真不是徐盛的對手。

    另外,水師副將孫六萬也被楚天派上場……

    孫六萬能力不強,卻在上次斬獲不少軍功,算是一員運氣比較好的普通武將。

    薛禮、趙雲、李廣三個人還有“三英戰呂布”的加成,威震虎牢關,可以打擊對方的士氣,讓敵人聞風喪膽。

    三個人立即前去梁山鎮,而其他人等準備出征,調動兵馬。

    只待水師控制沂河,確保糧道沒有危險以後,琅琊國大軍便可以順著沂河浩浩蕩蕩而下,進攻郯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琅琊國水師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立下大功勞,這一次,我們才是主力。”

    徐盛召集一萬水師營甲士、水手,準備南征。

    這一萬水師營現在是征服沂河的主力,以後卻是爭奪長江、黃海、南海的水師基礎!

    薛禮、趙雲、李廣前來,他們各自坐鎮一艘艨艟戰船,船上有一隊四階的東吳水師步弓兵,用以靠近對方的戰船以後,接弦肉搏。

    猛將在水戰時基本只能乾瞪眼,除非接弦肉搏,他們才能發揮出六七成的實力。

    徐盛來到最大的一艘艨艟戰船上,他要親自坐鎮指揮:“我們最大的優勢是順流而下。”

    下邳城,因為指揮陸上兵馬無能的曹豹被陶謙調來代替糜芳指揮水師,將下邳城的糧食運輸到位於前線的郯城。

    戰場除了兵力,拼的還有人口和補給。

    曹豹帶了兩萬人,還有作為軍師的王朗。

    兩個人的組合押送糧食,逆流而上,行動稍顯緩慢。

    在他們離開以後,下邳城的奸細就已經將消息告知夏城。

    夏城再轉告梁山鎮。

    停泊在梁山鎮的三十艘艨艟戰船、六十艘走舸戰船、堆積稻草和火油的哨船於夜間離開,浩浩蕩蕩,順流而下,前去阻擊曹豹和王朗的水師。

    楊業回到聯軍陣營,將自己與琅琊國騎兵交手的經過告知項燕,讓他清楚琅琊國的實力。

    楊業這一次行動也是一種試探。

    項燕聽完,說道:“我對琅琊國的騎兵實力有把握了。接下來的會戰我們聯手,有八成可能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