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652章 大追殺(超長二合一)

    耶律阿保機甚至親自上陣督戰!

    遼國在嗅到反擊的機會以後,立即動用群狼戰術,想要在撤退途中擊殺蕭摩柯、李廣!

    蕭摩柯和李廣二人也意識到自己為了與對方較勁,而誤入遼軍的包圍。

    然而此時二人已經沒有時間反思,他們與不斷壓迫過來的遼國騎兵大戰!

    李廣連射二十三支箭,至少有二十個高階騎兵倒在他的箭下,當他下意識地抓向箭囊時,箭囊之中只剩下一支破甲箭。

    李廣本來要動用最後一支箭,但稍作猶豫,又放棄了這一個念頭,而是拔出一把王級品質的環首刀,與遼兵貼身肉搏!

    蕭摩柯握著一根馬槊,橫掃四方,近戰比李廣還要兇猛,帶著騎兵在遼軍之中衝殺,直指遼軍帥旗所在!

    李廣也看到了遼軍帥旗,和蕭摩柯一樣,李廣也率領自己的騎兵向遼軍帥旗突擊!

    猛將的作用,在於斬首!

    兩員五虎將級別的猛將聯手突擊,騎兵兇猛,遼國的精銳皮室軍被利刃切開,蕭摩柯和李廣逼近遼軍帥旗!

    突然,遼軍帥旗倒下,而在另一個方向,豎起第二面帥旗,指揮遼軍進攻!

    “陷阱……!”

    蕭摩柯和李廣突進至原來帥旗所在,遼軍主帥已經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隊遼軍神射手!

    幾百道流光射向蕭摩柯和李廣!

    李廣手中的大刀狂舞,擊飛覆蓋他的亂箭,而蕭摩柯揮動馬槊,同樣擊飛來箭。

    李廣和蕭摩柯帶來的士兵缺少他們主將的武力,不少人被亂箭射殺!

    蕭摩柯青筋暴起,殺入遼軍神射手之中,掀起腥風血雨!

    “原來追擊而來的是漢軍的猛將?雖然他們的武力十分驚人,連埋伏的神射手都沒能取走他們的性命,但只要全力圍剿,耗盡其體力,想必應該可以將其擊殺。”

    蕭綽指揮這一場反擊,李廣、蕭摩柯武力倒是有了,但面對數倍於自己的遼軍騎兵,也會和當初楊業一樣,被遼軍俘虜。

    “蕭綽,我們這一支大軍,該何去何從?難道要與蒙古人一同行動?”

    耶律阿保機在龍城大戰失利以後,圍困兩個漢軍猛將,即將取得戰果,卻愁眉不展,因為遼國的處境仍然沒有任何的改善。

    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跟隨拔都、帖木兒、速不臺等人行動,還有一個選擇是回到科爾沁草原,在漢帝國諸侯楚天以及明關之間夾縫存生,結交一方,對抗另一方,再伺機做大。

    “私以為……”

    蕭綽正要回答遼王耶律阿保機的提問,她的美眸突然看向東邊,瞳孔稍微放大。

    帖木兒的騎兵正在向遼軍所在的方向靠近,而在帖木兒後方,還有追殺而來的李牧、趙括!

    “該死,他在這個時候將漢軍騎兵引來做什麼!”

    蕭綽眼見大軍耗盡李廣、蕭摩柯的體力,斬殺兩員漢軍猛將在即,帖木兒在不經意間將李牧引來,導致功虧一簣!

    這種情況下,已經不適合圍攻李廣和蕭摩柯。

    帖木兒不知道遼軍正在圍攻兩員漢軍猛將,只是想要與耶律阿保機、蕭綽的遼軍一起對付李牧,只不過忽略了銅雀的北府軍、孫堅的江東軍,也在追擊遼軍。

    這樣下去會爆發四個軍團之間的混戰!

    “撤……兵!”

    耶律阿保機也有些怨恨,但木已成舟,只能帶著遼軍繼續北逃。

    李廣、蕭摩柯得以突圍而出。

    “險些被這群遼兵所殺,繼續追殺!”

    李廣鮮血淋漓,再次追殺遼軍。

    蕭摩柯與李廣相似,被遼軍惹怒,縱馬跟上。

    這一次遼軍沒有反撲的意思,因為經過這麼一耽擱,北府軍和江東軍逐漸接近遼軍。

    李牧軍團咬著帖木兒的騎兵,帖木兒不時回頭與李牧交戰,卻沒有取得和麵對公孫瓚時候的戰功。

    李牧不是公孫瓚。

    帖木兒知道了李牧的厲害以後,想要利用遼軍,在撤退時,擊殺李牧,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到來,似乎破壞了蕭綽的部署。

    揚州軍和漠南軍匯合,中間還夾雜著李廣這一支不速之客。

    遼國軍被帖木兒無意間坑了一把,騎兵越打越鬆散,不得不分開逃命。

    龍城決戰時,雙方僅僅分成兩個陣營,後來追殺時,變成幾十支騎兵部隊,現在更加鬆散,遊牧文明化整為零,數千人、上萬人分開逃亡。

    “這是遼軍的騎兵……”

    在各支軍團掃蕩過後,楚天帶領鐵鷹斥候隨後跟上,發現了遼國騎兵的蹤跡。

    楚天這一支騎兵在途中也有不少斬獲,擊殺探馬赤先鋒大將按察兒,以及幾個金國武將,甚至沒有時間分辨他們的姓名。

    按照楚天原本的設想,漢軍追殺兩三百里以後就該收兵。只要霸佔漠北龍城,從關內調兵,平推漠北不是難事。但此時雙方已經陷入瘋狂,即使在追擊途中仍然不斷爆發大戰,導致雙方都有武將陣亡。

    公孫瓚、按察兒,還有許多二三流的武將於追擊戰之中戰死。

    蒙古帝國的千夫長和萬夫長,已經相當於二三流武將的水平,萬夫長的面板,也不比公孫瓚遜色太多。

    這一戰陣亡的千夫長、萬夫長,多達二、三十人。

    “完全亂了,既然如此,那就繼續追殺。”

    楚天利用戰鷹,除了勉強聯繫到衛青、曹操、陳慶之幾個主要的武將以外,其他騎兵武將為了追殺分兵的蒙古軍,多數散開。

    兵力達到幾十萬人以後,沒有即時通訊的方式,根本無法得心應手。

    很多時候,作為主將,在部隊逐漸失控以後,只能下達最基本的指示,進攻或者撤退。接下來,就只能看統帥各支部隊的將軍的能力了。

    總體上而言,這次追殺,漢軍還是佔了便宜,俘虜了一批騎兵。

    衛青、陳慶之在狩獵速不臺和木華黎,曹操在追擊完顏阿骨打,有些軍團在追擊時,多次更換了目標。

    楚天與探馬赤交戰後,一路向北,倒是變成了追擊遼軍。

    大追殺持續到次日,遼軍被迫分成十餘支騎兵,每支騎兵只有幾千人,分開逃亡。

    李廣、蕭摩柯分道揚鑣,各自追殺一支騎兵,而後方到來的孫堅、孫策也分成了數隊騎兵,儘可能擴大戰果。

    李廣縱馬如飛,他不知道自己追擊的一隊遼國騎兵,統帥者正是遼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蕭綽率領一隊遼國騎兵走了另外一條路,後方追擊的漢軍武將卻是小霸王孫策。

    “漢軍還真是貪婪,如果他們集中兵力追殺兩三路兵馬,那麼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但他們竟然分兵數路,同時追擊……”

    蕭綽發現揚州軍至少分成了六七路騎兵。

    遼國的兵種幾乎都是騎兵,遼軍的優良戰馬對於揚州軍顯得格外寶貴,所以揚州軍未嘗沒有打算趁著這次追殺,儘可能虜獲更多的騎兵和戰馬的意思。

    楚天與花木蘭追到揚州軍和遼國軍分兵處,從馬蹄印可以判斷,遼軍分成了至少十支騎兵。

    “四面八方都是逃亡的騎兵,如果在中原有關隘的地方,遼軍豈能逃走……”

    楚天與銅雀不同,他不缺少戰馬,也不缺少騎兵,為了保證安全,他沒有將鐵鷹斥候分開,而是集結兵力,向其中一路遼軍撤退的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