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721章 祭天金人與大單于

    冒頓確實兇狠,他的騎兵也給楚天造成不小的損失。

    作為後人的於夫羅、呼廚泉在依附漢帝國以後,對草原卻不怎麼留戀。

    “按照開戰前所說,擊殺冒頓者,賞銀一萬兩。”

    楚天履行承諾,令人籌備一萬兩白銀給作為客將的秦良玉。

    冒頓的首級,也確實價值一萬兩白銀。

    薛仁貴、趙雲、太史慈等人本來都有機會,不過冒頓不往他們的方向突圍,他們也只能乾瞪眼。

    “一萬兩白銀,會不會太多了……”

    秦良玉只是偶爾來北方一趟,因為南蠻地區沒有什麼諸侯願意插手,所以閒暇無事,結果一次北方之行,就獲得了一萬兩白銀。

    “當做是我對南蠻地區的支持。”

    楚天本來以為這一萬兩白銀會是自己的部將獲得,所以當初楚天十分大方,這下可不好食言。

    地位越高,越注重一諾千金,否則將會大失人心。

    一萬兩,被楚天用來拉攏南蠻地區的武將,還算是收回了一點本錢。

    秦良玉將於夫羅、呼廚泉帶來:“這兩個人,請夏王殿下處置。”

    於夫羅、呼廚泉二人臉色蒼白,汗流浹背,跪在楚天面前:“冒頓挾持我們造反,我們無法拒絕……”

    “我以大單于之名義,廢除南匈奴單于之身份,從今往後,南匈奴各部貴族,必須由夏王府任命。”

    楚天對於夫羅、呼廚泉二人之事,其實有所不滿。

    實際上,這是匈奴帝國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以後,漢帝國接納南匈奴,留下的歷史問題。

    漢帝國對南匈奴的控制力不強,為五胡亂華留下了隱患。

    目前南匈奴仍然擁有自己的等級制度,於夫羅是南匈奴的單于,南匈奴單于的繼承人選問題,漢帝國可以干預,但干預力度還是不夠大,絕大部分匈奴貴族,仍然是南匈奴內部決定。

    這一次憑藉南匈奴背叛事件,楚天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本,獲得對南匈奴中高層的任免權。

    “南匈奴王廷廢止,南匈奴拆分為十五旗,分散居住。每一旗,設立一鎮,每五旗設立一縣。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遷徙。每旗都有專門官吏徵收稅賦、蓄養戰馬、招募士卒,官吏由夏王府派遣,至少佔七成以上。”

    楚天強行解散南匈奴王廷,將南匈奴拆分為三縣十五旗,散佈在草原各地,填充人口。

    農耕人口不怎麼願意在草原上生活,而草原的環境承載力較弱,如果隨意開墾,草原的土壤肥力將會很快流失。

    所以草原還是主要發展畜牧業,沒有人比遊牧部落,更加適合放牧。

    遊牧部落最大的威脅是行蹤不定,楚天讓匈奴人固定居住,進行監督,在草原上發展畜牧業和馬政。

    以後西征,楚天需要大量戰馬。

    蒙古人西征,一人多馬,楚天也要為將來做準備。

    如果五十萬大軍西征,平均一人四匹馬,那麼就要兩百萬匹戰馬。

    每一年,戰馬還會因為疾病、戰爭、寒冬死亡,每年至少要產出幾十萬匹戰馬彌補損失。

    蒙古、匈奴人都會養馬,具有養馬的生活技能,而且成本很低,不用專門從關內調遣農民來關外養馬。

    即使這一代不起效,也要為下一代西征做好充足的準備。

    楚天已經打好自己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