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878章 五子良將聚齊

    昔日的高麗國領主李敏哲站在李成桂身邊,成為李成桂的盟友:“我們高麗國必須要從漢帝國的控制下脫離出來,數以百萬計的異人將會支持您成為開國之君。”

    伏波軍團的大福船在海面隨著海浪浮沉,碗口銃、床弩對準海岸上的高麗國大軍。

    戰船並非體型越大越好,靠近大陸架時容易擱淺。

    虞允文、鄭芝龍、李舜臣、徐盛等伏波軍團的將領在商議進退。

    伏波軍團不擅長陸戰,憑藉一群水師士卒,想要滅一箇中等體量的文明,並不實際。

    “除非主公支援我們幾個騎兵軍團或者步卒軍團,我們才有可能攻陷開京,畢竟開京城是一座王城。”

    “各支主力軍團,此時應當在前線駐紮,難以調遣主力騎兵或者主力步卒前來攻打開京。”

    “我們拿岸上的三十萬高麗國大軍無可奈何,高麗國的三十萬大軍拿我們的戰船無可奈何,難不成要一直對峙下去?”

    四個伏波軍團的武將經過簡單的商議,幾乎無解。

    明關勢力的水師被虞允文等人擊敗,主將陳璘被迫鑿船沉港,退到岸上,雙方已經對峙多時。

    最終伏波軍團決定繼續拖延高麗國大軍。

    將三十萬高麗國大軍牽制在高麗國,相當於間接立下功勞。

    遼東城,明關收到李成桂的回覆,不由大怒。

    他令李成桂總督高麗國兵馬,招募大軍備戰,結果現在遼東城有難,李成桂卻坐視不理,只願象徵性地出五萬兵馬相助,這個數量僅僅是明關要求的三十萬援軍的四分之一。

    再者,這五萬兵馬,說不定全部都是高麗國的低階兵種。

    明關收留大量野心勃勃之人,同時給予他們巨大的權力,用來對付楚天,結果到了危急關頭,這些武將各懷心思。

    “努爾哈赤退至扶餘國,我令他率兵前來遼東城匯合,他為何推辭?只有集結所有兵力,才有機會背水一戰。”

    不僅僅是李成桂,努爾哈赤在遼西之戰後,也不怎麼願意聽從明關的調遣。

    明關設想的計劃是集結所有兵力,不再防守除了遼東城以外的任何城池。

    集中所有兵力,還有渺茫的機會獲勝。

    然而,努爾哈赤、完顏阿骨打置若罔聞。

    “我親自前往扶餘國一趟,控制努爾哈赤、完顏阿骨打的八旗、柺子馬,為我所用。”

    明關還想憑藉自己的力量力挽狂瀾。

    黑衣宰相姚廣孝則有些擔心:“遼西一戰,主公的威望不可避免下降,而努爾哈赤、完顏阿骨打為梟雄,已有反意,此時再去扶餘國,恐怕……”

    “只有我前去,才有機會奪走他們的兵馬,否則,一旦楚子謀徹底消化秦軍,我們沒有一點勝算,一點也沒有。”

    明關毅然前往扶餘國。

    他手中的兵力已經不多,努爾哈赤、完顏阿骨打的騎兵,是一支可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