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少江南 作品

第1242章 其勢已成

    兩人暢談一番,周淮安眼神一動,不著痕跡轉移了話題:“說起來林兄林侍郎好大的聲威,我就是在江南也時常聽聞。過不了多久我也會前往京都,正想趁機拜訪林侍郎,若非他教出你這位少年俠士,只怕四年前我便喪西北了!”

    李赤水嘆道:“周兄俠義心腸,拯救義士骨血,乃是大英雄大豪傑之所為,李某平生所聞所見,也只有我大哥能與你並肩了。”

    周淮安聽了心中暗歎一聲,但是面上絲毫不顯。

    他早年也曾參與京城保衛戰,在於謙於少保、楊宇軒楊大人之下,也算大展宏圖,只是沒想到風雲變幻,自己變官為匪,一個弱冠少年竟然成了大明朝的風雲人物,短短四年居然成為刑部左侍郎,已經和當初的楊宇軒並肩,只差一步就達到於少保的位置。

    可是別忘了,這人僅僅二十歲!

    但是朝野上下無人不服!

    因為他建立的功勳可以說五十年來少有。

    即便是周淮安,心中或有不服,但是卻也承認陳昭的功勳,足夠擔任刑部左侍郎。

    想到這裡,他開口問道:“你我二人都要上京,不如一路同行?”

    李赤水搖搖頭道:“恐怕不行。按照我大哥的書信,我要去河南一趟,然後再去山西,經大同再向東入京,沿途察看百姓生活、官員治理之情。差不多吧也算是代他出巡吧!”

    周淮安聽了,不由得暗暗點頭。

    這陳昭,即便是用自己人,也這般細細栽培,難怪小小年紀,就能成為重臣。

    兩人告別之後,李赤水便鮮衣怒馬,一路北上,進入河南省。

    當他進入洛陽城之時,不由得驚呆了。

    乾淨整潔的街道,兩旁整齊劃一的獨特三層木樓,神采熠熠的往來民眾……

    洛陽城不一般,給李赤水十分怪異的感覺,好象整個世界都換了個樣,跟之前所過路途的景象,完全就是兩個摸樣。好象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般,不是他們所熟悉的大明朝。

    相比較南方那些繁華大城,洛陽顯得太過乾淨太過規矩了點!

    對,就是規矩!

    來來往往的行人商旅,還有街邊的小販商鋪,以及酒樓茶肆藍起來跟其餘地方的城鎮毫無兩樣,可給他的感覺卻十分的有秩序。

    人們的言行舉止,好象都有一種無形規矩約束一般,似乎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肅穆氣息。

    這讓瀟灑不羈愛自由的李赤水相當不習慣,感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般不適。

    當然,他心裡明白,眼前這座城市,到底是誰的功勞!

    那當然是他大哥陳昭的!

    是他實打實的功績!

    河南作為中原腹心之地,地理條件相當優越,可惜不知道什麼原因總是發展不起來,比起江南和京畿一帶卻是差遠了,跟普通的省份差不了多少,一樣的平凡一樣的無奇。

    甚至因為黃河經常氾濫的緣故,河南每過幾年都會成為災區,洪災,旱災,蝗災等等災害絡繹不絕,一次一次傷害損耗河南大地的元氣。

    直到四年前陳昭奉旨出巡之後,這一切方才發生改變。

    陳昭代天出巡,所過之處當真是人頭滾滾,殺了數不清的白蓮教高手,其展示的無窮威力,讓那些將軍們也心生欽佩。

    在一連搞定數位河南官員之後,朱祁鎮最終力排眾議,任不足二十的陳昭擔任河南布政司,徹底震驚天下。

    陳昭真是剛硬到了極點,以極端恐怖的強壓手段治理河南,先是輕鬆解決了剛剛興起的民亂,而後滿目瘡痍的河南大地,展開了一場叫人瞠目結舌的大開和大建設。

    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哭嚎震天的恐怖景象,每每回憶都叫人有一種心潮澎湃,卻又心驚膽戰的感覺。

    瘋了,那一段時日整個河南都瘋了!

    三年時間,河南大地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單單在陳昭所建造的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設施方面,已經完全越江南和京畿。

    而陳昭帶給河南大地最大的改變,恐怕就是眼前洛陽城百姓表現出來的,已經融入骨子裡的規矩和秩序。

    想當初,為了河南大地的秩序和規矩,陳昭雖然沒有下狠手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卻也鬧得驚天動地哭嚎震天,整個河南大地幾乎沒有百姓沒受到過嚴苛的教訓和懲罰。

    當然,所謂人亡政息。

    等陳昭入京之後,除了他改造時間最長的洛陽城之外,其他城鎮迅速恢復以前的樣子,令人唏噓不已。

    就算眼前的洛陽城,在繼任者“去陳昭化”的基礎上,只怕也很快恢復北方城市的樣子。

    當李赤水在洛陽城遊蕩的時候,陳昭正乘車宮門,與一干重臣匯合參加勤政殿的小朝會。

    小朝會一如既往的熱鬧。

    許是成化皇帝朱見深展現出了明君氣象,眾多大臣有點分化。

    有的只想抱住皇帝大腿,陛下說什麼,他們就支持什麼。

    而另一部分因為年紀較大的,總有些倚老賣老,只是手下言官彈劾皇帝……

    但更多的那些無門無派的,對著皇帝是拍馬屁。

    或者用潤物細無聲的法子,或者高談闊論,總之想盡辦法的吹捧皇帝。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哪些硬骨頭的。

    所以成化皇帝朱見深收攏了很多人才!

    陳昭倒是沒怎麼參與吹捧成化帝朱見深的‘常規活動’,可是誰也不敢小覷他的意見。

    只要不是涉及到刑部的大政方針,又或者有人想要暗中動什麼手腳,他都把自己當作透明人,根本就沒什麼心情參與那些沒多大意思的爭論。

    也許是見陳昭太過悠閒,也許是心中不爽想找個地方洩洩,朱見深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了陳昭身上:“前日林侍郎的提議,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頓時勤政殿一片寂靜,不管是朱見深,不對能第一時間阻攔匪徒,但還是有好多高手用各種辦法琢磨著發財。

    滿朝的手下干將,都不願意輕易招惹這位朝堂地位然的大老……

    陳昭提出了什麼建議呢?

    很簡單,他眼下不是刑部左侍郎麼,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將刑部的影響力和權力擴張到最大。

    刑部可是後世的最高法,公安部和司法部等強權部分的統合體,結果現在的地位卻是六部中比工部強一線的邊緣部分,和手中掌握的事權根本不相匹陪。

    關鍵原因是刑部此時只充當了一個指導的角色,並沒有實際掌控大慶真正的執法審理重權,這些權利全都被地方官府瓜分,根本就不關刑部多少事。

    而且刑部之前的官吏也不甚在意,由於人手和怕麻煩等等原因,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在後世絕對的強權部門竟然成了連清閒衙門禮部都不如的邊緣角色。

    陳昭想要在刑部執掌話語權,成為刑部的扛把子,就得有義務給刑部掌權力。

    只要做到這點,他就是刑部的無冕之王。

    至於刑部尚書陸瑜會怎樣想。

    他當然不會多想了。

    畢竟他已經六七十歲了,眼瞅著就要致仕的人,一心想給後人鋪路,自然不會得罪陳昭這位後輩。

    寧欺老,莫欺少。

    陳昭的建議,簡單說來,就是擴充刑部官吏樹木,安排他們作為“監察員”,到

    他們不但是監察員,還是監督員,身邊也有一套衙門班子,由刑部直接管理,與本地衙門互不隸屬。

    簡單說就是往

    這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江南一帶。

    那裡是魚米之鄉,是大明最為繁華之地,關係著大明的文脈和賦稅,萬萬不可有失。

    所以及時有應天府的六部,京城的衙門也不能鬆手。

    畢竟江南是天下之重,各方勢力爭奪最為激烈,多一個刑部出手,也就能幫助朝廷更容易掌握財稅。

    “陳大人的提議確實不錯,能夠加強朝廷對地方官府的監管控制,只是人數是不是太多了點?”

    過了許久,戶部尚書馬昂提出了不同意見,苦笑道:“按照陳大人的意思,起碼刑部的官吏數量,要增加數十倍不止,單單每月的俸祿支出就是筆不小數目!”

    “只要給這些新收官吏基本的生活補助就成,不設俸祿以補貼形式發放,朝廷再怎麼困難這點銀子應該還是拿得出來吧?一月半石米糧,外加一貫前的補貼,不多吧?”陳昭輕輕一笑,澹然開口反駁道。

    陳昭也不生氣,澹澹開口反問。

    在場重臣面面相覷,就連高坐龍椅之上的朱見深都忍不住動了心思。

    這點錢糧,確實不多,可以說剛剛滿足生活基本用度。

    甚至不少大戶人家的僕役,每個月的收入都比這多。

    “這麼低,那些進士願意麼?”

    吏部尚書王翱忍不住驚呼出聲,臉上全是不敢置信之色。

    “大明朝不光有進士,還有舉人。進士們可以去翰林院,可以待實缺,但舉人們可就多了!畢竟大明朝每三年產生的舉人,可是一個天大的數量,雖說有一部分能當官,可大部分卻只能閒著,這可不是讀書人的前途吧?”

    陳昭開口道、

    這一席話,大家就不說話了。

    雖說大明朝的識字率比不過大宋,但畢竟人口基數大,哪怕萬里挑一,也是幾萬人了。有門路的自然好說,沒門路的日子就過得相當苦逼了。

    大家十年寒窗,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魚躍龍門。

    可是長久落第,心理難免失衡,萬一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舉動,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陳昭繼續道:“十年寒窗苦讀一朝成名,結果還要繼續心路等待不知道有沒有可能的官職,這才叫真正的痛苦!”

    “本官的提議中,雖然只是將他們編入最低的官吏,補貼也是最低級的,但表現好可以直接成為有品級的官員,這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希望!”

    嘿嘿一笑,搖了搖頭撇嘴道:“再說雖然補貼少得可憐,但是供養他們自己甚至一家四口不成問題,只不過日子有些清苦罷了,總有熬出頭的那一日!”

    說著,目光冷冽緩緩掃視在場重臣,澹然道:“總比他們都中了進士成了後備官員,還需要家裡養者來得強,起碼心中不用太過愧疚不是?我這話說完了,大家誰贊成,誰反對?”

    小朝會頓時一片寂靜,大家確實無話可說,陳昭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們要是再唧唧歪歪,萬一消息洩露那樂子可就大發了,誰反對誰肯定就會成為天下所有讀書人的死敵。

    在場誰都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就是當今天子朱見深也不例外!

    而朱見深為什麼反對?

    他哈哈大笑直接說道:“朕覺得陳大人的主意不錯,你們認為呢?”

    對於朱見深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拉攏屬於自己掌握的人才。

    畢竟他今年不過十八歲,滿朝大臣都是先帝所留,都是老資格。

    這些老傢伙做慣了官,一個個的擅長吹牛,強詞奪理,使得皇帝推行自己的政策,常常遇到這樣那樣的阻礙,還找不到足夠的人手破局。

    因為朱見深作為太子多年,培養了一批忠臣,但畢竟數量有限。

    他想要清除前朝老臣,又想要提拔自己的人上位,這麼多的官員新鮮血液從哪裡來,自然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闈,以及時不時召開的制科選拔。

    之前他還不知道該如何安排這些天子門生,結果陳昭便出了一個十分不錯的主意,以形部的名義向各地官府派駐‘監察員’!

    什麼‘監察員’說得好聽,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明晃晃的監督人緣,監督當地官員的品行操守,以及為官之時的表現和風評。

    當然,陳昭上的奏疏上沒這麼說,只說派出‘監察員’監督當地的刑獄之事,至於會不會將其它事情也向刑部衙門彙報,那就不是他封某人管得了啦。

    只要朱見深及時插手,多多關注,一定能從裡面挑選出屬於自己的人才的!

    畢竟陳昭也不過才二十歲,和自己年齡相彷。

    其實,這就是刑部的垂直管理體系,除此之外他還想將地方政府的執法權,也徹底納入‘監察員’的監督和管理之中,與地方官府形成雙重管理體系,不給這些地方諸侯胡作非為的機會。

    朱見深有明君氣象,自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好處,特別是對他皇帝統治的好處,所以,他在陳昭一番犀利言辭,說得其餘大臣無話可說之後,便毫不猶豫表態支持。

    其餘重臣自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好處,他們都是朝堂大老,自然希望手中的權柄越重越好,地方官府越聽話越好,陳昭的提議對他們來說也是好處多多。

    見陛下表態支持,其他人也不想得罪天下間的讀書人,也不敢多加反對。

    於是,一件本來很可能引起朝堂動盪的提議,就這麼輕而易舉在小朝會通過了。

    “如此,那就將第一撥五名‘監察員’,全部派到蘇州去吧!”

    陳昭輕輕點了點頭,直接開口確定道:“那裡的水可是渾得很,我倒要看看當地官員到底還受不受朝廷驅使?”

    眾人靜默片刻,然後一起點了點頭。

    蘇杭寧,以及江北的揚州,可以說是大明朝最為繁華的地方,也是當地土豪商賈權勢最大的地方,。

    對這裡進行試點,擺明了是核桃挑最硬的砸!

    這個陳昭,果然是大格局,是一個適合披荊斬棘的臣僚!

    顯然眼前這位素以強硬著稱的少年刑部左侍郎,面對實力強橫的江南之地,竟然以這等方法替其減壓。

    其威風凜凜,身軀如山,淵停嶽滯,氣勢不凡,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言語。

    在這一刻,就連坐在上首龍椅之上的天子朱見深,都下意識吞了口唾沫,不敢發出反對意見,生怕引起陳昭的強烈反彈,在場包括整個京城都沒人承擔得起嚴重的後果。

    “既然陛下和諸位不反對,那事情就這麼定下了,第一波‘監察員’全部派往蘇州,第二波則是派到臨州,那裡的官員士紳是該好好敲打一番了!”

    陳昭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好是驚雷滾滾於皇帝和眾臣耳中心中炸響,震得他們好一陣心驚膽戰,眼前好象出現了一副血流成河人頭滾滾的慘烈景象……

    其實滿朝文武,大多來自江南一帶,畢竟哪裡的文風更能培養人才,即使數百年後,也是人才輩出。

    按理說陳昭提議廣設監察員,適合江南的士紳作對,也就是和江南的讀書人作對,同時也就和身在朝廷的江南籍貫的官員作對。

    但這四年來,陳昭在河南,在京城立下的天大功勞以及無敵神威,讓他們竟然生不出反對的意見。

    更何況,真要是反對,也適合天下的文脈作對。

    江南籍官員雖多,卻怎麼可能比得過天下的官員多?

    當劉健乘船來到京城之後,便聽到了刑部廣設“監察員”的消息,他只是微微一頓,便聽到一起抵京的李東陽笑道:“天下人都被騙了,封自橫往江南派遣官員是假,在京城設立官員才是真的,這一招聲東擊西,等天下人看明白陳昭的套路之時,怕是刑部已成六部第一了。”

    劉健微微一怔,隨即點頭,表示明白。

    相比較李東陽,他劉健的決斷力更強一些,但是在智謀方面,卻略有不足。

    但也不過是九十八分與一百分的差距而已。

    他嘆了一口氣道:“我等都是立志輔左君王,了卻天下事的,可惜你我還在蟄伏,自橫兄已經龍飛九天,以天下為棋子了。”

    頓了頓,李東陽道:“我來之前,聽說他已經寫信給自己的結義兄弟李赤水,繞道返回京城了,只怕也是為了安全計吧。”

    他從京城出來當官的時候,也與劉健一起與陳昭多有會談,彼此十分熟悉,李赤水就在江南仙都山學藝,自然拜託江南人李東陽照看一番。

    “這麼誇張?”劉健先是吃了一驚,而後搖頭否決道:“不說別的,陳昭可是堂堂的從三品大員刑部左侍郎,又是超品的忠勇伯,江南的士紳不至於為了區區幾個監察員就對著幹吧?”

    他是洛陽人,雖然對於士紳的狠辣心知肚明,但畢竟難以想象江南大商人的厲害。

    畢竟他在金陵當官時間太短。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吧!”

    李東陽長嘆一聲道:“揚州那幫大鹽商一個個不僅有錢得緊,而且個個膽子還大得過分,知道江南的私鹽麼?”

    自漢武帝鹽鐵專營之後,走私鹽便成為一大暴利,多是勇悍之輩操作,其中唐朝的落第秀才黃巢就從事過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到了明朝,由於揚州鹽商的崛起,大江南北、江淮一帶,以及魯豫等地,多是兩淮的鹽場供鹽,於是就有了大鹽商暴利的空間。

    “那些私鹽和販賣私鹽的鹽梟,背後基本上都是那些大鹽商的手下,他們比希賢兄想象的還要膽大妄為啊!”

    李東陽苦笑一聲。

    “那些大鹽商私下裡都有江湖勢力作為打手,背後更是有京城裡的親王、國公、閣老作為靠山,就連金陵六部和魏國公府想動他們都得考慮考慮後果!說不定魏國公是最大的勢力呢。”

    劉健嘆了一口氣,說道:“看來封自橫已經看透了虛實,擺明了就是把這些人當棋子,用來培養他在京城的勢力。”

    “不只是京城,我預計他會在北方几個大城佈局,卻故意引到江南鬧騰,等人們回過神來,他在京城和地方的佈局已經根深蒂固了!”李東陽搖頭道。

    “也就是說,被派往江南的那批刑部新設官員,都是棄子了?”劉健沉吟道。

    “也不盡然,若是有人有禮有節有手段,能和那幫地頭蛇對上,想必封自橫也會不吝提拔!”李東陽嘆道。

    劉健聽了,連連點頭,隨即迅速下了決定,道:“看來我們進京之後,除了在詹事府沉下心來,還要多多與陳昭交流,我想在以後的二三十年內,大明朝必定會有兩千年來未有之大變!”

    李東陽心中一凜,也不由得點頭。

    他多智多思,但是對於決斷性方面,距離這位好友頗有差距。

    簡單說,他舉輕若重,而這位好友劉希賢去,卻是舉重若輕。

    兩人正在交談,忽然碼頭上有人大踏步走來,見到他倆便躬身施禮:“小的忠勇侯府管事封平,拜見劉大人和李大人。”

    “哦,原來是封管家。”劉健常去封府,是以和封平更熟悉點,見他過來,便問道:“林侍郎派你過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