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少江南 作品

第161章 新的一年

    對於雙水村來說,一九八二年的春節,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美好的春節

    整個一九八一年,雙水村的三大支柱產業得到飛速發展,凡是在這三大工廠上班的村民,都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到八二年春節的時候,全村有三十戶人家買了自行車,有八十戶人家在縣城買了新衣服,臘月二十五石圪節年集那天,整個集市上的的豬肉、糖果、點心和煙花爆竹被雙水村的村民一掃而空。

    雙水村的鞭炮聲,也由臘月二十五,一直響到正月十六。

    其間還發生了三起火災、五個小朋友被爆竹炸傷送到醫院。

    而陳昭也在過年的時候,隆重召開表彰大會,獎勵了表現最優秀的三十位員工。

    獎品是價值幾百元的電視機。

    這一下子震驚了整個石圪節鄉。

    雙水村也成了周圍的姑娘們爭相嫁入的村子。

    當然,因為實施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全國上下的村子都有進步,麥收秋收連續的糧食豐收,讓人們徹底擺脫了餓肚子的帽子。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歡欣鼓舞,誰也沒料到,將來會有糧賤傷農的一天。

    但陳昭卻看得清楚,大集體有弊端也有利處,至少現在農村之前修建的水利設施,都是大集體時代修建維護的。

    他也注意到別的村子,因為重新分散了土地,導致那些水利設施開始逐漸失去維護。農民分散的勞動,眼下是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也解放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

    但是從長遠來看,卻也阻礙了農村的機械化,現代化。農民本身沒有資本和動力去購買大型機械,每家每戶只有幾畝地,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搞投資。

    漸漸的這種責任制,就成了套在農民身上的枷鎖。漸漸種地成本高昂,一斤糧食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

    陳昭成了村支書之後,為什麼一定要堅定地搞集體產業,搞工廠,搞工業化,就是因為他知道,二十年三十年後,如果僅僅憑這些糧食,農民依舊擺脫不掉貧困。

    當然,任何政策都是因時因勢,人民公社是為了集中所有的農業資源,快速推進工業化,但偏偏工業化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建成的,所以大集體時代無法普及大型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