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環境

 而且還在未來的日子裡,無時無刻的為這個經歷推廣你所看到的這個‘環境’,也就是這個文明也!

 “啊!那裡那裡多好啊!”

 “要是他們就不會這樣啦……”

 等等等等各種嘴炮,實際上他們也不過是在這個文明的邊緣遊走而過罷了。

 真正徹底從中脫離的,也必須真正徹底的投入其中,深知了其中精髓之後才能安然無恙,因為在此時,所有的選擇,才是他們發自內心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

 換句話來說,沒有超然世外的實力,你想要不受影響又怎麼可能?

 三個人之中,劉浩反而最看好焰靈姬,終其原由,還是焰靈姬本身的思維模式,自身追求的緣故。

 反過來,張良也絕對難以逃脫這份影響,哪怕他才是真正的道家出身,哪怕他內心對道家的堅持最甚。

 而劉邦,就要看他‘帝王思維’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形成鞏固了,到了那時,或許對方才會真正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做到超然世外,只使用而不沉淪也!

 發現了這點,也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劉浩放緩了腳步,諸葛城市行走,給了三人更多的時間和周邊接觸,看似為了留下更多的時間給他們學習,實際上也一直冷眼旁觀。

 等走出三百里地之後,劉浩也逐漸驗證了自己的猜測,這才多久?

 張良就已經沉迷其中,開始有目的的閱讀書籍,開始為了讓自己的文位提升而閱覽所需,開始為自己踏入舉人文位而高興,開始為自己能夠以詩詞作戰而大笑不已。

 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區區舉人戰詩所帶來的威力根本不足為懼,反而為得到這種戰鬥方法沾沾自喜。

 倒不是劉浩內心深處認為張良走上了偏路,又怎麼可能?

 怎麼說百家之道他還掛著創始人的位置,每多一個投入其中的修士,他也能多分潤一絲好處。

 之所以如此,還不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也在想著究竟張良需要到哪一個階位才會真正的作出自己的選擇。

 是將大部分精力繼續投入到百家修行體系之中,還是將原本的道家修行重新拾取。

 劉浩也知道,想要讓張良做出選擇,絕非一時半會即可。

 甚至於很可能沒個幾十上百年都難以出現。

 別看張良道家出身,這傢伙終歸是古人,對讀書就可以修行這種方法也絕對難以抵抗。

 這幾乎也是越聰明的古人越是自信的緣故。

 就好似都是同時投入其中,張良已經舉人文位巔峰了,可劉邦不過堪堪踏入秀才階段,焰靈姬更是嘗試了一下味道就沒了興趣是一個道理。

 都是一開始起點玩消息的,我的排位就是比你高,光這種成就感就足以讓人深陷其內。

 哪怕是劉浩也不得不承認,百家之道也確實適合張良。

 有走過一座城池,這一日,劉浩也看到了‘大周’新出現的世界通道。

 似乎也才出現沒有多久,周圍大興土木的建造就是最大的明證。

 一方世界的資源何其多也?

 這個問題喚做任何人都不會錯過,更何況本就在他們自己控制的地盤之內,更沒道理放過才對,無非是投入的多少問題而已。

 顯然,方運很清楚其中的價值,大周在他建立之後,人口幾代下來已經增添了好幾倍。

 往北,白頭鷹重兵把守,防備他們防得甚至超過妖族。

 方運自然也沒有多少興趣搶奪,此前領地之內的兩個世界,也都是修行世界,佔據一方可以,但想要盡數拿下又怎麼可能?

 而現在這個新出現的世界,哪怕劉浩還沒有進入,光從其中穿屆門的大小就能夠感覺出其等級的低下。

 對百家體系而言,靈氣缺乏一些,還真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