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霧白荊 作品

第143章 雷霆戰衣,狂歡狩獵

    每天早上六點半到七點,請先不要看,七點零五分後會修正錯誤部分

    《九卷》的名稱最早見於《傷寒論·自序》。《素問王冰序新校正》說道:“《素問》外九卷,雖張仲景及西晉·王叔和《脈經》只謂之《九卷》。皇甫士安(謐)名為《針經》,亦專名《九經》。“王叔和《脈經·卷第七·病不可刺證第十二》引了一段文字,下面小注說:“新校正雲:出《九卷》。“而所引的這段文字,卻見於《靈樞·逆順第五十五》篇。這些都是《新校正》的根據。可見,《針經》這一部書,因為它只有九卷,張仲景、王叔和則稱之為《九卷》了。

    摺疊《針經》

    《針經》的名稱,最早見於《素問·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明·馬蒔在《素問注證發微》注云:“此亦歷解《針經》之辭也。《針經》者,即《靈樞經》也。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有先立《針經》一語,後世皇甫士安,易《靈樞》為《針經》之名,故王冰釋《素問》、宋·成無己釋《傷寒論》宗之,己各醫籍皆然。“

    《針經》的名稱又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令各有形,先立《針經》。“明·張介賓在《類經十九卷·九針之要》注云:“《靈樞》即名《針經》,義本諸此。“

    《九卷》這一部書,到了晉代,皇甫謐又稱之為《針經》;到了唐代,出現了一部內容與《針經》相類似的書,王冰稱之為《靈樞》。這一問題,也是由《新校正》首先發現的。

    王冰在《素問·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句下的註文引了一段文字,稱為“《靈樞經》曰“;在《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句下的註文,也引用了同樣的一段文字,卻稱為“《針經》曰“。《新校正》認為這是王冰指《靈樞》作《針經》的證據。《新校正》說道:“詳此注引《針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可見《靈樞》這一名稱,是在公元8世紀中期王冰時代才能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