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六一 作品

第1474章 缺失的一環

    獨鳴本來不想解釋的,可是拗不過蔡根的眼神。

    “你是考官,造神就是為了招聘。

    蔡根,你已經知道了。

    口此仁心雖然過程痛苦,但是結果是為了變強。

    那麼,賜飯成神,就是對你成長的檢驗,以及昇華。

    從考官角度來說,是檢驗你的判斷力。

    從考生角度來說,是檢驗你的承受力。

    之所以有失敗率,那是你的判斷力不行,承受力也不行。

    當初大師傅賜飯成神,是沒有失敗案例的。”

    蔡根愁雲密佈,實在難以理解,這其中有什麼內在聯繫呢?

    “哎,蔡根啊,你這理解能力啊,總是這麼感人。

    我還是打個比方吧。

    大型的招聘現場,賜飯成神成功,就算是面試合格了。

    考生自我犧牲,拋棄肉身,就算是複試合格了。

    進入試用期後,能不能轉正上崗。

    還有下一個環節,你差太多,我不能說。

    就好比以前大師傅,只是面試一下,就能進入試用期。

    不像你還需要複試這麼麻煩。

    還有,大師傅也不會有陷入險境的情況。

    你之所以陷入險境,應該就是你不夠強,檢驗不合格吧。”

    這個比方打的,怎麼說呢?

    蔡根好像是明白了,用張耗子和郭建壯代入一下就很清晰了

    郭建壯麵試沒過,所以造神失敗了。

    說明自己判斷力和承受力都不行。

    否則郭建壯不至於消失不見,輸得一無所有。

    張耗子湊巧成功了,度過了面試階段。

    複試的時候,又讓蔡根陷入了險境。

    所以蔡根檢驗還不合格,不夠強。

    最後張耗子自我犧牲,迴歸天庭,那就是面試複試都合格了。

    進入了試用期,能不能轉正上崗。

    還差了關鍵一環,獨鳴不能說。

    這可能就是身邊那麼多小夥伴,一直不敢吃自己那頓飯的原因吧。

    一直檢驗不合格,誰敢吃?

    只要還有失敗率,就說明自己手藝不過硬,容錯率太低。

    由此,蔡根也想到。

    造神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肯定也不止是檢驗自己那麼簡單。

    造神的好處還有昇華,就應該在那缺失的環節上,只是需要自己摸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