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362 資源和權力

    “肯定有燃煤機組運行!我以前就在華能集團工作,17年的時候這家電廠出了個大新聞,在全系統內部都引發了震動,為此還下臺了好幾位副總!”

    回答洪濤疑問的是新任能源部副部長劉培,他今年46歲,以前在華能集團任職,是飛虎隊裡僅剩不多的老隊員,也是呂葉江南的得力干將,國貿大廈的電力恢復全是他的功勞。

    只是這位長的有點怪,腦袋像顆花生米,兩頭都是尖,謝頂嚴重,僅剩的幾縷頭髮從左側梳到右側,雖然完全無法遮蓋住頭皮,卻依舊頑強履行著職責。

    他所說的大新聞洪濤真沒聽說過,大概意思就是17年冬天之前,奉上級命令,東郊熱電廠終於把燃煤機組改造成了燃氣機組,剪彩儀式還歷歷在目,大麻煩就接踵而來。

    這年冬天全國各地都爆發了天然氣荒,一個月前的價格還是3000塊一噸,轉眼間就升到了8000塊一噸。東郊熱電廠不光要負責全市很大比例的發電指標,還有冬季供暖任務。

    天然氣緊缺、發不足電、供不上熱,讓首都人民沒電用、沒暖氣燒,罪過可就大了。上面才不問你是為啥,只問你能不能幹、想不想幹!想幹就趕緊找辦法彌補,至於說當初誰讓把燃煤機組全換成燃氣機組的事,沒人提了。

    幸虧電廠裡還是有明白人的,燃氣機組上馬了,燃煤機組也沒馬上拆,收拾收拾趕緊繼續起火吧,這才化險為夷。

    從此之後東郊熱電廠裡的燃煤機組再也沒人嫌落後、排放不達標了,還特意從德國緊急進口了幾套設備,爭取讓燃煤機組機能正常工作,又降低各種排放指標。

    但這筆買賣虧了不少錢,德國人也孫子,知道你急著用就漫天要價,設備還是舊的。最終這件事就成了集團高層的決策失誤,追責下來不少人摘了烏紗帽。

    “……合算還得去天津港拉煤!你們算過每個月需要多少噸嗎?”聽完劉培的講述洪濤基本信了,這種事不用求證,太像國企的行事作風,如假包換。

    但現在新問題來了,電廠有燃煤機組,劉培和來自平難軍的另一位電力口工程師翟彪也進行了實地考察,恢復運轉的可能性極大。

    可是燃煤機組也不是燒空氣的,得有電力用煤。這東西去哪兒找呢?不用他們獻計洪濤就知道,天津港堆積著大量進口動力煤。

    “按照5000大卡算,讓最小的30萬千萬機組維持最低發電量,每年應該需要10萬噸左右動力煤。”

    遊易經過小一年的捶打,也知道該如何與洪濤交流了。想談正經事必須有備而來,否則不光沒效果,還容易挨數落。今天他是打算一次性就把洪濤說服,所以準備的材料和數據非常詳實,要啥有啥,根本不給推脫的機會。

    “一年10萬噸,一個月就是8000多噸,一天就是小300噸。一輛五軸掛車一次就算拉50噸,6車次拉完……好像也湊合哈!”猛一聽10萬、還噸,挺嚇人的,可是仔細算算,每天只需要6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