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441 俺不是哲人

    第一次出山,洪濤是騎著馬走的,打算去5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看看。但沒過幾天就跑了回來,不成啊,騎著高頭大馬是不用自己走路,舒服了,可危險性太大。

    他剛沿著舊世界的公路走到奎屯附近,就被一隊穿著黑衣服,開著裝甲車巡邏的士兵給攔住了。沒說幾句話就要搶馬,還要搜身,非說他是疑似的叛逆者。

    這哪兒成啊,洪濤也沒廢話,趁著馬匹不聽話尥蹶子的功夫就把靴子裡的傘兵刀抽了出來,一下、兩下、三下,圍著他的三名士兵脖子上就多了個噴血的小口子,再往裝甲車的頂蓋裡扔顆手雷,騎上馬就跑。

    經過這次出山,洪濤大概有了點感悟,現在世界變了,規則也變了,自己必須也得跟著變。

    咋變呢?首先就是裝扮。從使館裡找到的美軍作訓服肯定不能穿在外面,太扎眼,別說士兵們懷疑,路上看到那些穿的破破爛爛的流民們也都偷偷用詫異的眼神盯著。

    想不被人看一眼就懷疑,就得融入到他們中間去,最容易裝扮的就是流民。符合要求的破衣服自己是沒有,但克里木有。他一年到頭就是那身羊皮襖,髒的都分不出顏色了。

    沒的說,讓他也給自己做兩身,不管打漁還是伐木或者幹活、做飯都套在外面,吃完羊肉手上的油也得抹上。不到一個月,嘿,你再看,自己也是牧民了!

    流民們用來禦寒、擋風的大斗篷更好辦,從自己衣櫃裡找件風衣,各種破布頭就往上縫吧,縫滿了也就圓滿了。還別說,這玩意確實挺擋風禦寒的,就是沉了點。

    裡面貼身的還是自己的衣服,再外一層是迷彩服和戰術背心,外衣則是破皮襖和破皮褲,陸戰靴縫上兩塊皮子也算帶了補丁,用斗篷和兜帽一蓋……

    好像還差點意思,到底是哪兒不對呢,洪濤對著鏡子仔細照了照,嗯,是眼睛和麵容,太容易被人記住了。

    這個好辦,來副太陽鏡……不實用,那就來副雪鏡,連眼睛帶上半張臉全擋住。嘿嘿,這下就算初秋來了,也認不出!

    光有服裝就夠了嗎?當然不成,編瞎話要成套,演戲自然也得成套。穿的像牧民,說話也得像。這個倒不難,和克里木相處了4年,就算沒完全學會他們的語言,學他說話的腔調還是沒問題的。

    裝扮有了,語言像了,還得有個符合身份的名字,叫啥呢?當初他和克里木說自己叫阿凡提,但這個稱呼根本就不是名字,而是對有學問人的尊稱,還得弄個更像哈薩克或者柯爾克孜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