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1931章 伏闕危機(上)

    這麼大規模的組織,根本瞞不住陸貞的拱衛親軍府。

    雖說陸貞不敢明面上對大臣進行監視,但因為有監視各地輿論的職責,自然是會把目光放在這種群體性時間上。

    得知消息後,陸貞根本不敢隱瞞,立刻向黃明遠彙報。

    黃明遠得知此消息,剛開始是有些緊張和憤怒的。

    自古以來,不是沒有大臣伏闕的,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個人行為。文化人進行大規模伏闕事件,還要到北宋靖康元年,因反對罷免主戰派李綱、种師道,太學生陳東率領太學生伏闕上書,後應者數萬。

    而伏闕真正成了官員對抗天子的一種手段,更是要到明朝中後期,在嘉靖帝時期的“大禮議”事件達到頂峰。

    大臣動輒伏闕,天子動輒庭杖。

    後世再看,伏闕之人未必一定都是對的,但雙方的行為,真真是都不要臉了。

    王文同和唐禕伏闕,二人要幹什麼,這是把自己當成宋徽宗、宋欽宗,還是嘉靖帝、明神宗?

    我退而敵進,得寸而進尺。

    任何有頭腦的領導人,都不會放任下屬做這種危險的行為。搞如此大規模的串聯,黃明遠下意識的就認為這其中必然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不過後來冷靜下來,黃明遠倒是看穿了王文同和唐禕的用意。

    二人膽大,為了投自己所好,啥事都敢幹。

    或許二人小心思有,但若是說想耍什麼大陰謀,量二人也沒那個膽量。

    但那也不行。

    始作俑者,其無後也,不能讓他們養成伏闕的壞習慣。

    當然也不能粗暴的阻止。

    群臣為擁立自己而集體進諫,即使這麼做會弄得黃明遠很被動,黃明遠不能當這個惡人,否則那是打消臣子的積極性。

    更不能動用拱衛親軍府,那會使得問題複雜化。

    所以黃明遠命陸貞告訴陳遠和李子孝,令二人處置。

    就把問題壓在文官集團之中,讓他們自己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