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1386章 經營平壤

    送走了高元,對於黃明離來說最重要的便是平穩地接收平壤城。接收的不僅僅是這座城池,而是作為整個高句麗的都城,平壤所承擔的責任與權力。

    首先是平壤城內各處的府庫和館閣。

    雖然高句麗打了三年仗,物資都有些枯竭,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句麗數百年積蓄,也不是假的。除了留下部分糧食來穩固城池,高句麗王室所有的財寶、美女、珍藏全部都運送到戰船之上。為了建設遼東,這一年多來,消耗巨大,這些金錢足夠填補黃明遠的虧空,然後再對遼東大興建設一番了。

    要不怎麼說戰爭打好了是發財利器,攻破平壤,原來付出的一切都有了回報。

    接著是戰馬、兵器等,黃明離也全部不留,或是補充軍隊所用,或者是直接轉移。

    當然武備這東西留下沒有用,真要是平壤城有危險,隋軍可不敢分發兵器,讓城中的老百姓幫著守城。

    當然攻破平壤,最重要的便是高句麗各官府留下的輿圖、圖集等各種資料,這是瞭解高句麗的情況,儘快恢復民生最重要的東西。

    幸好高句麗是正常投降,位於皇宮裡的各處館閣沒有受到損失,現在全部都留給了隋軍。

    至於其餘物資,林林而總,不一而足,基本上也多被隋軍搬空了。

    但對於隋軍來說,難題不是接收物資,雖然這是隋軍現在最大的收穫。困難的是怎麼安定民心。

    整個高句麗算上遼東,差不多在籍人口有七十五萬戶,四百萬人左右。經過兩次高句麗戰爭,高句麗損失了遼東大片土地,軍隊傷亡無數,第三次高句麗戰前差不多是四十七萬戶,二百四十萬人。

    而平壤城作為高句麗的膏腴之地,有戶三萬,人口十六七萬,可謂是安定了平壤城,便能穩定大半個南高句麗。

    而平壤以南,有人口不下十萬戶,多以高句麗人為主,若是這些人逃入高句麗和新羅,也是為對方增加實力。

    雖然隋軍已經拿著高元寫的勸降信,前往南部各地接收各城池,但效果如何,眾人會不會認這些勸降信,誰也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