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1772章 有敵自海上來

    甕遷城(今朝鮮甕津一帶)。

    漢城(高句麗漢城,朝鮮歷史上有多個漢城,地址不同,現在的漢城當時叫北漢山城(新羅叫法)、慰禮城(百濟叫法))西南方向的一個小城。隋軍佔領高句麗之後,合併郡縣,這裡也被降為一個鄉,隸屬於海冥縣(今朝鮮海州市一帶)。

    甕遷城孤懸在孤零零的半島上,周圍盡是荒地,雖然位於海邊,但也極其荒蕪。

    隋軍佔領高句麗之後,主要任務便是安民、剿匪,發展重點也是浿水和帶水流域,實在顧不上這麼偏僻的地方。

    對於甕遷城的百姓來說,高句麗滅亡,除了換了一個交稅的主子外,其實跟之前變化並不大。而且隋人來了之後,當地百姓最大的感受竟然是不徵兵了,反而因此而更為歡喜。

    三月六日,在甕遷城的外海,突然出現大批的船隻,遮天蔽日。

    這群人靠近岸邊之後,立刻登岸撲向甕遷城。甕遷城本就是個偏僻之地,即使在高句麗時代,這裡也顯少有戰爭出現。後來隋人到來,甕遷城也是望風而降,並未抵抗。因此甕遷城內,武備廢弛,兵力不足。

    無數的軍隊突然湧向甕遷城,在城中不備的情況下,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城池。

    此次突襲甕遷城的,正是百濟和倭國聯軍,統帥便是百濟名將內佐平(官名,相當於宰相)岐味。

    隋軍在松嶽城經營的防禦體系可謂是滴水不漏。岐味本來準備從慰禮城突襲隋軍,但達奚暠並不上當,堅守不動。

    岐味根本找尋不到什麼破綻,自是沒法出擊。

    這時新羅國不斷地催促百濟人動兵,他們已經在鐵原城和瓠瀘河和隋軍交上手,完成了自己的承諾,當前百濟人也該按照約定出兵才是。

    岐味眼看取巧不成,便準備出兵。

    正巧這時倭國的援兵到達,倭國統帥境部臣帶來了整整兩萬人馬,三百多艘戰船。境部臣乃是倭國名將,曾率軍攻打新羅,佔領五城,割新羅國六城,名震一時。因為倭國和百濟都將新羅當成敵人,而且倭國為了改善人口,引進了大批扶余人,倭國內部貴族或多或少都有些扶余血統,所以雙方關係極其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