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碼字 作品

第四十一章 遼東發展

    大量的海產,食鹽,鐵器等被源源不斷的從遼東出入。

    遼東每年的錢糧進項讓邴原和管寧笑的合不攏嘴,大喊著盛世盛世啊!

    同時,由公孫路從南宋帶回來的優質種子在遼東迅速種植起來。

    冬小麥、大豆、棉花。等等跨越時代的生物競爭力讓他們迅速在整個東北平原上被大面積種植,糧食的產量大增。

    鞍山區域大批的優質鐵礦被開採出來,在公孫路提出用水利鍛造鐵器後。整個遼東軍開始軍備的更換,原本的舊甲冑通通被公孫涵通過海運貿易交給了之前徐州之戰的劉備和陶謙。

    為什麼不賣給曹操,當然是這兩個傢伙更有錢啊,曹操實力的確大。可是真的挺窮的。

    在遼東迅速開始繁華起來的情況下,遼東也接收了大批量的流民和異族,公孫路推出各種生育福利,比如生三個,降低百姓的生育壓力,免費發異族老婆等等促進人口的政策,才不過短短兩年,整個遼東記錄在測的人口一下便上升了近十萬多,其中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從青州和徐州逃避戰亂而來,甚至有不少沿海的百姓跟隨公孫涵的海船直接來到遼東。

    同時遼東的常備軍隊也開始增加,亂世將至,有錢沒兵只會成為靶子。

    昔日遼東還是公孫度的時代時,整個遼東大概只有四萬兵馬,到了這兩年,除了海軍的人馬以外,公孫路將原來的兵馬重新整編。

    兩萬騎兵,三萬步卒。玄菟和帶方還分別徵發了兩萬僕從軍,裡面大部分人是高句麗和三韓的投效的部族中挑選的勇士。

    另外還有兩隻特殊的軍隊,五千人的白馬義從,由趙雲統帥,和公孫路當年來到遼東挑選的三千火賁親衛,由太史慈統帥。

    這兩隻部隊的軍備可以說是最精良的,白馬義從是騎射的行家,公孫路給他們裝備了棉甲,這是公孫路從明清騎兵的靈感,用打的很薄的鐵甲,夾著反覆鍛打而成的棉片,之間用鋼釘固定。輕便,防護力也頗佳。五十步以外的大黃弩已經不能穿破。只是對鈍器的防禦差了點。

    棉花一弄到漢末,就得到了遼東當地這些受盡苦寒之苦的百姓的狂熱追捧。他們把棉花打散,製成棉線,織成衣物,要知道此刻大漢百姓衣物的來源大多是麻衣和蠶絲所製成的,這兩種都算不上能十分保暖舒適的材料。尤其是遼東這樣的大漢北方邊陲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