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83章 疑惑

    想象一下,若是有一隻生物,在1970年的時候被掩埋,然後在數千萬年的時光後成為了化石,而人類卻不幸沒有延續到那個時候,那麼下一代文明,就可以在化石之中檢測到明顯的ddt痕跡。

    因此,地質學上也有人倡議,認為“第四紀”在數萬年前就已經結束。而現在應該定名為“人類紀”。

    而這些都沒有出現過。

    可以說,人類是目前為止最為強盛的物種。這個物種以一種之力,形成了對地球的絕對統治,在地質層內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而且掀起了第六次大滅絕。人類還踏出了自己的母星,在火星與月球上留下了痕跡。

    單論對生態系統的“統治力”,或許恐龍可以與人類相比。但恐龍是一個總目,而人類卻是一個種。

    一個比人類還要繁盛的古代文明,是不可能不在地質上留下一點痕跡的。它必然會在全世界的地質層裡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並且不是一兩個“遺留物”,而是土層裡大量不充分燃燒後的顆粒與工業產生的化學成分,等等。

    所以,超古代文明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麼,唯一有可能的選項就是“外星人”。

    研究行為學與進化心理學的人,可以通過外星人的行為,分析與猜測他們的想法。

    語言學家就不用說了。

    但唯一讓人疑惑的是,他們為什麼會拉上一位研究“死語言”的。

    死語言,又稱滅絕語言、滅亡語言、死語、絕跡語言,指一種已經不再有人以之作為母語的語言。如果一種語言,沒有人能夠正確的讀寫,那麼它就確實是“死了”。

    死語言和活語言的破解難度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活語言來說,兩個人瞎比劃就可以學個七七八八。一個人在遇到了一個完全未知的“活語言”,並與這門語言的使用者交流,那麼就可以學會許多詞——或者說,將許多全新的“聲音”或“符號”,與自己原本就懂得的“概念”聯繫在一起。

    而在交流的過程當中,語法也會自然而然的呈現。

    而死語言就沒有這種便利了。因為完全沒有可交流的對象,無法知曉某個特定符號究竟是指向什麼樣的概念。

    死語言破譯和活語言的學習,遵循的並非完全相同的邏輯。

    換句話說……

    就算是有外星人,也很有可能沒有任何可以交流的對象。

    當然,這也只是根據現有的記憶做出的推斷。向山尚且不清楚,那第一段記憶裡呈現的,是不是就是全部的專家團。【按照向山自己的推測,專家團應該也不至於只有這區區四人】

    或許還有另外的專門在外面做田野調查的語言學家呢!

    但既然一位研究古代納西族失傳語言的研究員出現,那就說明,或許知情者認為,那個“可能存在的外星飛船”裡,有可能已經沒有任何可交流的對象。

    但也只是“可能”。

    向山抬頭看著天空。

    儘管陽光燦爛,萬里無雲,但是向山卻知道,那碧藍的天幕之上,依舊隱藏著無數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