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141章 誤會

    ——糟糕……大意了……

    男人如此想到。

    向山本不欲多傷人,在這一擊之後本想放開那黑斗篷的腳。但是就在他鬆手的那一剎那,黑斗篷突然雙手撐住地面,然後雙手壓在向山胸口。

    咦?

    這一瞬間,向山腦子裡就只剩下這個字了。

    這一壓的力道正好與向山全身的重心錯開。猝不及防之下,向山被壓得向後一傾。他一條腿突然在地上一彈,一個筋斗就讓過了男人的反擊。但向山尚未重整架勢,那男人的拳頭就已經追了過來,死死咬向他的脖子。

    ——怎麼搞的?這傢伙的外功為什麼突然變得如此犀利?

    ——剛才都是偽裝藏拙,故意引我上鉤?

    ——他的大腦不在顱腔,所以不懼怕我奔向頭部的重擊,而之前的抱架是故意誤導?

    向山肩膀帶動頭頸晃動,避開對方的連擊。兩人步伐環環相扣,始終保持一米的間距。向山不斷的用拳頭將對方的拳頭拍開,那黑斗篷的傢伙也做著完全相同的事情。

    兩人飛快的交換攻擊,數秒之間,已經對了百拳。

    但是向山卻突然驚呼出聲:“你到底是誰?”

    說話之間,向山雙手齊出,如封似閉,將黑斗篷逼退的同時自己也趕緊向後跳了一步。

    那黑斗篷道:“我說過了,你認錯人了,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武館子弟,與你們江湖上殺人放火的事情沒有關係。”

    向山驚疑不定的看著他。在這個傢伙表現出“真正的外功”時,向山卻是敏銳的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這個傢伙從剛才開始就幾次在刻意的捨棄了部分可行的進攻策略。

    不是“沒有料到”,而是在“刻意迴避”——這傢伙在偽裝自己拳腳的個人風格,

    真正在思考的,不是虛幻的“自我”,而是一個人的“行為”。

    行為是可以模仿的。

    是以,會有演員入戲太深,無法自拔,最終精神崩潰——因為劇中人物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取代了演員自身的“行為”。

    形體言語動作的全方位替換,演員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幾如“神打”之術,抑或是如同被虛擬角色奪舍。

    會引發精神上的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

    想要用另一種“思考”另一種“行為模式”完美無瑕地替代自身的行為,那就會有這樣的隱患。

    但是,這種程度的“演技”絕非人人可以達到。

    若是人人都能如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沒必要寫《演員的自我修養》了。

    眼前這個黑袍人,不過是在偽裝自己的“風格”。他刻意的避免了許多策略組。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拳腳確實會有個人化的偏向。比如生性謹慎的策略組偏向保守,生性急躁的策略組偏向激進。但保守之人,在勢均力敵的時候抓到可供進攻的破綻,也一定會嘗試出擊;再激進之人,也不會一上來就是以命換命,落入下風的時候也會防守幾下。

    當然,現實的情況比單純的“急躁”或者“謹慎”要複雜許多倍,因為人的性格並非只有“急躁與複雜”這一個維度。“樂觀與悲觀”又是一個維度,“慈悲與殘忍”又是一個維度……這些維度也絕非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