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三十五章 手術尾聲

    向山卻站在那裡,又過了好幾秒。

    這應該是陶恩海也沒有預料到的狀況。

    現在的向山是一個精神層面的“殘疾人”。他失去了記憶。幾乎所有關於事件的具體記憶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主觀的、曖昧的、朦朧的情緒感受。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類的大腦會利用記憶之中可以利用的元素,去填補被遺忘的空白。有些時候記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多年之後回憶過去的某件事,然後再翻自己的日記,發現記憶與記錄有一點點對不上。

    但是向山的大腦之中並不存在任何可以用來“填補”的材料。他只記憶了有理性構建的科學與技術,以及完全沒有“事實”作為支撐的情感。

    他的腦,他的精神本能的渴求完整。

    而陶恩海給予的記憶則他他的腦海之中引發了一連串的風暴。向山幾乎無法制止這個過程。

    ——我要做一個補充說明。陶醫生,我們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了基因療法、認知科學、義體。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無法站立者奔跑,讓無法目視者觀察,讓無法行動者生活……我們要戰勝疾病,戰勝衰老。如果有可能,我甚至想要戰勝死亡!

    ——這難道不是最了不起的醫術嗎?

    回憶。

    這是陶恩海最為珍視的回憶。

    這是向山缺失的記憶之中最重要的拼圖。

    向山按住自己的頭:“不要想這些……暫時不要……這些暫時不需要……技術……技術……技術……手術!大腦的解剖結構!”

    向山對自己咆哮。

    向山不能留下哪怕一個伊沃路細胞。滿蓋在率的賽博人不受絕大多數病原體的感染。但是如果真的有病原體擊穿了這一層酶系統構建的防禦,他們他們貧乏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也不足以將之清除。

    現在手術已經到了最後一步。絕大多數伊沃路細胞構成的畸變組織已經被切下。

    手術也已經逼近了陶恩海的新皮層。

    在這裡,思想、記憶、道德乃至人格,都以物質的形成呈現。在這個領域,“想法”真的是以物質的形式呈現在神經之間。

    刀真的可以在這裡雕刻人格。但是,不管是羅丹還是米開朗基羅,都沒辦法在這裡雕琢出美麗之物。人類的技術還沒有完全解析大腦的物質結構與思維這軟件之間的關係。

    這就相當於用布將一塊石料遮擋起來,然後再讓雙手幾乎失去知覺的雕塑家去雕刻。

    當然,有些時候,雕塑家依舊可以在這種情況下雕刻出具有先鋒藝術氣息的作品,而且概率肯定比猴子用打字機打出《莎士比亞全集》要大。

    但不會有人真的去做這種事的。

    必須小心……

    小心……

    ——老闆,我得說一句,您對猴子真的太粗暴了。確實,它們是實驗動物,宿命就是接受九死一生的基因療法實驗。將腦子給你解剖,只是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但就算如此,你的舉動也太過粗魯。您知道嗎?一顆靈長類大腦,如果給醫學院的學生好好擺弄,可以極大的提升他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