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四十二章 快遞與推手

    松島宏舉起手臂,道:“這是鐵塊流道場通用的標準練功臂,基本上都是外面收購的垃圾義體改裝的。它的結構非常簡單,手腕的部分存在兩個關節,每一個關節可以提供八個方向上的力,一共是十六個方向上不同的力量。加上手腕本身可以扭動一百八十度,這些勁力交織,可謂千變萬化。”

    松島宏張開五指,掌緣向上:“我也不知道你的水平,所以第一課就這樣來吧。來,嘗試推我的手。”

    向山謹慎的打量起松島宏的手臂,然後向前一步,也張開五指,與松島宏手掌相對,就這樣用力一按。

    推手。

    別名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極拳的雙人徒手對抗練習,與太極拳套路是體與用的關係。

    兩個人推手之時,就是在進行“勁力”變化的博弈,以圖用勁打擊對方的重心,快速將對方推倒。

    理論上很美,但是相較於自然人的搏擊術來說,並不是那麼合用。

    因為自然人意識思考,不一定可以跟上神經反射,神經反射又未必跟得上運動中樞本能驅動的肌肉。絕大多數人未必能夠在臨陣之中運用出那麼完美的博弈理論——或者說,只有極少數高手才能在對低手的戰鬥中做到。

    很多傳統武術的假象場景,是“街鬥”,而目標則是“在遊鬥之中快速擊倒一個個技巧遠不如自己的小混混”。

    而在擂臺賽上,“神經反射的訓練”、“抗擊打的訓練”以及最重要的“肌肉量的訓練”,比那些勁力博弈的空想技巧更加重要。

    但是,現代的武者卻是賽博人。

    賽博人的輸出和抗擊打能力,是由義體決定的。除開受身的技巧之外,不需要訓練。

    所以,他們撿起了“勁”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