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547章 時代

    理由和“不怎麼認識鴛鴦鉞”一樣。武祖創造賽博武道的時候,“鞭”這一大類是最先被淘汰掉的玩意。

    首先說鞭子。這玩意在冷兵器時代,幾乎不能算是個兵器,用於“刑求”的場合遠多於用於“械鬥”的場合。

    至於原因?這玩意根本沒有實際致傷致死的攻擊力。

    對面自然人的時候,這玩意就很弱雞了。誠然,它可以把人打得皮開肉綻,血流不止,但也就這樣了。鞭子往往連骨頭都砸不斷。而人在應激狀態之下,腎上腺素又能有效降低痛覺。只要抗住一下,哪怕是一把小匕首都可以近身。

    而且,軟兵器還有其他巨大的劣勢。在擊中敵人之後,它必須重新掄起來加速,才能獲取攻擊力。

    而這玩意之所以官方存在於中原各個武術流派之中,也還是因為……絕大多數中原武術的預設應用場景是“街鬥”,假設雙方都不著甲且身上只有便攜的武器,多是打遭遇戰。

    也只有在這種前提條件下,軟兵器才有一定的的優勢——這玩意纏在腰上就是一根腰帶,鞭子末梢的配重也可以偽裝成腰帶扣,比刀劍之流隱蔽多了。另外,這種街鬥也並不刻意追求“打死人”。

    而在這個基礎上,軟兵器“攻擊距離”的優勢才能凸顯出來。

    但是在賽博武道中,這就是一個笑話。

    所有賽博武術家默認是披甲單位,軟兵器的那一點點殺傷力連刮痧都算不上,頂多是給外裝甲拋光。論攻擊距離的話,隨便一把步槍就比流星錘遠得多吧,而且自動步槍重新上膛的速度也比軟兵器重新加速要來得更快。

    就算真論“控制”“捕捉”吧,射一張網子出去不比這個快。

    不管是基礎的長鞭還是流星錘,在賽博武道之中都很少見。

    至於美以美大樓見過的,人造肌肉纖維編織的“長鞭”——這玩意像“仿生觸手”多過像傳統長鞭。

    所以,向山倒是覺得挺有意思的:“時代果然還是在滾滾向前啊。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