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632章 提升

    “小祝或者心雨都好。”陳鋒道:“我們這些同輩人裡她年齡是倒數第二的。”

    三十年代初,在“奧貢”被確認為科技含量不高之後,加入羅摩項目的學者就大量離開了。

    其中,有一部分學者離開,是覺得羅摩項目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不完全吻合,或者自己還有其他更要做的項目。

    神原尊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這裡面也還包括了向山的導師老劉。

    這一批學者大多是在外面實現或初步實現經費自由,有明確要做的方向。

    在“奧貢”的技術水平被判明後,這些學者就不再視它為“珍寶”,而是普通的“蛋糕”。這塊蛋糕還涉及了各個大國、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在這裡能分到的“蛋糕”,未必比他們原有的那些更豐厚。

    而留下來的學者又分為三種。

    首先就是在外面根基未穩,話語權不夠的青年學者。每個國家都希望羅摩項目園區裡,本國科研人員能保持“必要”的規模,他們找不到離開的理由。

    其次就是正在逐步退出一線,但因為曾經與國家機構多次合作而被認為“可信”的老學者。對這一批人來說,“初次接觸外星人”或許是他們能接觸到的最後一個“必然被載入史冊”的項目。

    而第三類,則是“認為奧貢帶來的物體就是自己研究方向”的人。

    第一類與第三類人就是向山的“初始班底”——向山自己就介於“第一類人”與“第三類人”之間。

    而最後跟隨向山離開羅摩項目,成立超人企業的,也是這一批人。

    向山在超人企業草創時期邀請的其他學者(比如陳鋒),也差不多是這個年齡段的。

    他們基本都是在全球化鼎盛時期成長起來的同一代青年,有著相近的價值觀。

    因為各種原因加入這個集團的祝心雨,正好就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批。

    “小祝。”陸軒宇這才問出自己剛才的問題:“這個……成為基準人之後,思考能力真的能夠提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