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二百零九章 好好改造

    立於古老時代的真理探索者,“知識”是遠不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後人的。但是,他們的“能力”卻未必會輸給後人。

    “能力”的絕對數據量是低於“知識”而高於“人格”的。三個層次的數據,或許每一層次分別會有一次數據量的斷崖式下跌。

    “生物學科研能力”所需要的數據本身已經在這一部分記憶裡了,但是在第九武神的記憶歸還於向山之前,這些數據沒有得到過有效的組織。當然,構成第九武神的記憶,或許並不具備約格莫夫全部的才能——因為那根本不是約格莫夫全部的記憶。

    但是,向山也只需要“觸類旁通”。

    可以這麼說,“不同學科的科研能力”就像“不同派別的武學”一樣。向山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知識本身的複製成本並不高。而在這個時代,就連“學習”的成本也非常低了。

    “在知識已經到位的情況下,真正需要獲取的,就是‘能力’這一部分的數據——它的絕對數據量更小,但是變化的維度或許更多。”向山感慨道,“而在當時,一個科學家有多高的天分,能走多遠,完全是一個黑箱過程,全看這一步有多少造化。”

    “我這個老朋友呢,就時常悲嘆自己卡在這一步了。在他獲得了可以自由做研究的資源之後,他就想到要研究‘能力’與‘天賦’——而那個時代,認知科學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通過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研究,來返照人類知性的研究。”

    “所以,他會去找最為頂尖的計算機工程師,來琢磨這個東西。‘意識’、‘知覺’、‘記憶’,每一個部分單獨編碼,然後整體上傳,再捏合一處。”

    “不過,伴隨著六龍教的研究……六龍教大概是發現了‘記憶’與‘自我’之間還隔著一個‘能力’吧……仔細思考一下,‘能力’與‘自我’之間,可能還存在一個‘個人風格’的區間。科學家有基於個人能力之上基於個人經驗形成的‘個人研究風格’,登峰造極的武術家也存在基於個人能力形成的‘個人武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