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章 組織形式的改革

    但是在第四武神時代,情況早就不同了。因此第四武神才號召所有俠客,來改變俠義力量的組織形式,以應對庇護者這一全新的反動勢力。

    如果一名俠客二百年前就因為顱腦損傷而陷入沉睡,然後最近才醒來,他大概會驚歎“現在的俠客居然都有門派了?真是世風日下”,但這才是俠客摸索出來的一條可行之道。

    最近有些整理俠義史的武林名宿,將俠義戰爭開始到第四武神之前的時代稱之為“遊俠時代”,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俠客沒有門派之類的組織,只以名義上的師徒傳承為脈絡。

    不過這個說法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很多人都認為,武祖時代的俠客是有組織早期艦隊的,不能以“遊俠”一個詞簡單概括。

    不過,第四武神之後,俠義也進入了“門派”的時代。

    按照第四武神的設想,俠客最基要的單位在於“社區”。遊俠組成的“門派”或鑽地龍的“社群”都是其中的適應各自主要活動的組織形式。

    第四武神沿用了武祖從武俠幻象中取材的做法,以武俠小說的形式為新的組織結構命名。

    只是,新式的門派也有別於傳統“會道門”的組織形式。特別註明,這得是“所有人不愁吃喝”的基準人時代才能出現的組織形式,有別於智人時代的有活力的民間團體。

    門派首先的先決條件,就是“隱蔽的基地”,要麼在地下,要麼在水下,必須要足夠隱蔽。然後,門派的主要作用,便是“培養新人”與“鑽研武學、戰術”。

    通常情況下,門派會設立負責教授內外武學的“傳功”,負責講述歷史與俠義精神的“傳法”,負責具體管理與後勤的“執事”、純研究崗與戰鬥崗的“太上”,以及負責一切的門主。

    只不過大部分門派不會區分如此詳細就是了。一個長老可能會身兼好幾個崗位。

    而門派主要職責,就是鑽研刺殺之道,同時培養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