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八章 俠義史探討會

    向山在入門是傳給尤基的“輔助線”、“制空圈”一類的手段,以及雷達的示警、彈藥數量的記錄、彈道分析軟件等等,都算在裡面。

    外功修煉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將這些插件“內化”,使得這些存在於電子設備裡的過程,成為自己思維的一部分。

    到了這一步,尤基的眼前不會出現輔助線,但是在他的意識後臺,輔助線始終存在。他能最精確地把握敵我距離與方位。

    尤基也是苦練了好幾年,才在松島宏的武館裡內化了幾個最關鍵的輔助程序,走上了正軌。

    而“輸出”,自然是將身體交託給千錘百煉的算法,大腦專注於最核心的博弈——與人的博弈。

    陸軒宇這兩點都不具備。

    鬆鬆弱弱地舉手:“話說回來啊……這個……他們是不是太拘泥於‘人類的形體’了……為什麼要規定‘重心一定要在臍帶接口附近’啊?這很沒道理吧?”

    現在是個武者,重心都比這個要低。

    尤基按住腦袋。

    他其實……多少懂一點點……

    據說古代的智人,能感覺到這個地方是身體重心,是自重匯集點,能影響全身的發力。而隨著手腳位置改變,重心也會產生偏移。核心肌群參與整體發勁的時候,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他們自然而然會想象一種虛擬的“神秘力量”從這個位置躥出,延伸開去,一直到手腳。

    反正這是師父對古老武學的理解,也不知道對不對。大概世界上也沒幾個人比他更懂這個了。

    但是義體人的中心是可以隨義體改變的。甚至還有工程學大師,能通過“聽勁”來判斷對手重心大概位置,推算對方義體的大概結構。

    乃至於在算法的輔助之下,徹底掌握敵人的重心。

    在這個基礎下,舊武學的“丹田”之類的概念就根本沒有意義了。

    但是對於智人的格鬥技巧來說,運用丹田、運用核心肌群,還是最關鍵的環節。

    “大概……離了這一條,很多智人格鬥家就不會打了吧?”尤基提出自己的猜測,“或許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也能自己適應,但是,那是運動會,是比賽,有預設賽程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