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十七章 複雜的歷史

    “人不能缺少愛,但是愛不可能成為拯救世界的東西。”向山將一塊博爾術外裝甲的殘片,放到胡醫生診所裡那個陌生女孩的枕頭邊時,是這麼對尤基說的。

    愛是手段的一部分,卻不能是全部的手段。

    愛應當被包含在目的之中,卻不能是全部的目的。

    愛

    “愛不是答桉,但是六龍教選擇了愛作為根基,因此它呈現出了宗教的特點嗎?”

    尤基覺得,自己的這個猜測頗為荒誕不經。

    他很懷疑。就他一路走來所見,六龍教都是那樣的惡毒?

    不,或許是因為,“愛”這種東西,具有排外性吧。

    尤基翻閱到下一章節。在歐亞大陸西側,那個宗教萌芽的時候、在它與帝國糾纏的時候,歐亞大陸東側,同樣有一支教派誕生。儘管在未來千年之後,這兩支教門會發展成為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是,在萌芽的初期,它們卻展現出了令人驚異的共通性。這支教派在巴蜀傳播,以“生死”為核心,用“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美好的願景”為共同的話題,調和治下不同群體的矛盾。它在組織形式與日常活動之中,展現出了與西方教門極為相似的特性。而在共和國時代,東方人也一度給予了這支早期教派很高的評價。

    這名作者明顯更喜歡尋找不同明之間的“共性”,再來根據“共性”去探討“個性”誕生的理由。

    這本書的寫作者認為,或許這種組織形式,就是那個時代的人所能給出的最好答桉,或許也是最適合的。

    南亞次大陸的世界性宗教萌發得要更早一些。在這之前的六七百年,最初的覺悟者就已經針對生而不平等的世界,闡釋了“眾生平等”的思想。

    尤基快速檢閱。他其實並不關心宗教具體的內容。他只是想要找一個模板,可以幫助他認識六龍教的模板。

    但是,他很快就再一次陷入了不解之中。

    只不過是翻過了一個章節而已,這些早期教派就紛紛改變了自己的樣子。

    東方的教派幾乎是沒有掙扎就完成了自己的屈服,過程算得上絲滑。而它進入上層社會之後,過去的教義與組織結構就被迅速拋棄,不再被任何人討論,甚至被冠以“妖”與“鬼”的蔑稱。“談玄”彷彿成為了最貼合教義的事情

    而定義舊紀元原點的那一支教派,則成為了帝國的一部分。神學家們最關心的問題,一度是“那位作為紀年原點的領袖”與“神”的關係的定義。他們願意用幾百年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媽耶願意為此而分裂。

    明明那位先知為“鄰人”做出了註釋,使得人可以嘗試愛遠處之人,但是後來的人們卻在嘗試封閉先知打開的門,重新限制定義的範圍。

    他們後來對待與他們自身不一樣的人時,也未見“憐憫”。

    無法理解。

    尤基如此想到。

    他開始覺得,自己或許無法從過去的研究找到六龍教的模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