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

    簡單來說就是,陸軒宇可以通過系統,直接朝著賽馬發送一些指令。這些指令會被這匹馬中樞系統上的義體所接收,然後轉化為馬可以理解的神經信號。

    在這一戰之後,這匹馬將直接獲得一份令人羨慕的養老待遇。向山會留著這匹令人矚目的功勳馬,讓它來展現金屬基化生物更強大的壽命,以及義體與原生肉身的和諧之處。

    陸軒宇騎著這一匹馬,一槍挑下了敵人。

    這一關難度最大的也就是“控馬”,而在這種場合下,馬就算想要失控,系統也會強行糾正馬的動作。

    騎槍對決,不過是兩名騎手在不同賽道上對沖,然後爭取在交錯的一瞬將對手挑落馬下。兩條賽道中間設置一道籬笆避免雙方馬匹相撞,而且嚴禁雙方使用騎槍傷害彼此的馬匹。而與此同時,騎槍也嚴禁相撞。

    在解決了控馬的難點之後,這場比試的重點就只剩下“時機”。

    比這個的話,基準人沒有輸給智人的道理。

    或許是以這一關為分界點……

    亦或者是更早一些的時候,這種跡象就已經萌芽。

    速度。

    截拳道的祖師李小龍,便是極為強調“速度”的武者。而陸軒宇在諸多“速度”的素質之中,已然是出類拔萃。他“眼睛的速度”與“心靈的速度”,已經因為神經細胞的變化,而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拳腳發力的速度,也卡著規則上限。

    他真正需要訓練的,是“發招的速度”,是由正確的狀態,正確的姿勢,直接地發招攻擊的技巧。另外,就是動作中速改變方向的能力——包括平衡及對慣性的控制。

    這也是他過去一年裡最重點的訓練。

    從沒有武者單純只集中鍛鍊這麼一個狹窄的領域的。武者們有太多需要鍛鍊的東西了。

    陸軒宇卻駕馭了這神速。

    另一場戰鬥,他面對的是新一代的菲律賓棍王。菲律賓短棍術由東南亞古代刀術演變而來,曾與上世紀流行於世界,且與現代各國的軍警棍術都有一定淵源。截拳道祖師李小龍就喜愛這一門武術。因此,這也是陸軒宇下過苦工的武學之一。而頗為有趣的是,陸軒宇的對手亦與李小龍就一定因緣關係——李小龍的弟子丹·尹魯山度是菲律賓棍術的大宗師,在李小龍逝世後,這位棍術大師因李小龍“不得以截拳道名義傳授武術”的規定,而選擇以截拳道的武學思想為核心,重塑自己的持械流派。而這名敵手正是尹魯山度的武館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