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涼 作品

200 後期工作

    到底,歷史文化不過關。

    定檔,要充分明白自個電影產品的定位,除非遇到吸金獸,不然就像你的婚禮碰上,懸崖之上,各自掙熱鬧。

    掛斷電話,最終沒有同意王常田的提檔檔案,因為他可記得,失戀是11月票房冠軍。

    “啊,啊,啊”

    葉秦一邊散步,一邊吊嗓。

    口腔上顎微微上翹,下顎鬆弛,舉力吐氣,從“啊”字音,或“衣”字音發聲,打開口腔喉頭。

    吐字行腔,每個字,每個腔好像籃球,準確無誤地投向籃球。

    配音可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門小生意。

    出色的配音,比演員都稀缺,而在八九十年代的大陸,不興配音這一套,基本是原聲採錄。

    華夏電影獎、電視獎,有不成文的規定,非原聲或原聲配音,作品入圍的演員幾乎無緣影帝影后、視帝視後。

    像娘娘憑甄嬛傳,12年白玉蘭視後大熱門,評委會以非原聲及配音,把獎頒給懸崖的小宋加。

    懸崖,就是懸崖之上的電視版。

    而在好萊塢、歐洲三大節,更是如此,用了他人配音的作品,不能參加評獎。

    因為臺詞,是演員演技的重要一項。

    然而,漸漸地,時間趕不上的,語言跟不上的,導演不滿意的,演員生病的,於是演變成旁人替代配音。

    到了流量時代,非科班,就算是科班,也照用配音不誤,演員喊“123456”、“223456”,數數字就成。

    再後來,甚至強行要求編劇只編不超過一行的臺詞,壓縮成本,減少演員背臺詞的時間。

    nm,這樣影視劇求速不求質,不拉垮才怪!

    “丫丫,開始吧!”

    葉秦霍地站起身,徑自走入錄音室。

    就像霓虹國聲優配音,看畫面配圖,講究聲情並茂,配音或許擁有可塑多變的聲線,但對角色的理解,顯然是演員更熟悉。

    角色在某種情境場合下,是什麼心態,何種情感,表達得深入,演了這麼久代入角色演員,肯定有發言權。

    相比配音,這就是演員原聲的重點。

    “丫丫,不要老是想著哭的時候顫抖,正常一點。配音呢,其實劃分兩種,一種是規則聲音,一種是不規則聲音……”

    葉秦配自己的音,而且手把手教佟麗雅,從基礎到精修,一點點雕琢。

    幸虧她吃完演技包,回去用錄音機把臺詞朗讀然後錄下,可以有參照地複製。

    半個月,幾乎天天泡在錄音室。

    吃的話就點外賣,兩個人在小天地裡,就這麼平靜地配音。

    終於,在配音導演還有自己的高要求下,擔當大女主電影的佟麗雅,總算不用找代練,親自完成。

    她歡心雀躍地走出錄音室,雙眸裡已經只有葉秦的身影。

    一切的一切。

    都值得,已經內心無比期待這部電影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