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52章 徐小倩的故事

    齊磊想正式參與家庭決策的想法,正式宣告破滅。

    吃過早飯,齊國君倆口子上班去了,唐奕、吳寧也沒過來瘋。

    齊磊坐在屋裡,陷入了沉思。

    這個事兒,還真不能由著老媽獨裁!

    在前世,齊磊沒心沒肺,父母自然也不會把家裡的大事小情和他說,他自然也就不知道,父親進塑料廠之前還有副食廠這個選項。

    更不知道,唐爸因為拉上吳爸和父親,而放棄了和藥廠置換的機會。

    三家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出現巨大的偏差。

    其實,在齊磊重生規劃之中,除了唐小奕、吳小賤不要因為那場意外再次受難之外,也有關於老爸、唐爸和吳爸的部分。

    他希望老爸在塑料廠攝取經驗,激發潛能。那時自己也大了幾歲,也應該積累了一些財富,就可以幫助老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至於唐爸那邊,只要他在放手塑料廠之後加以干預,使之放棄煙花生意就行了。

    以唐爸的能力,在任何行業都能有所做為。

    那麼,十幾年後的那場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而吳爸稍微麻煩一點。但是對於一個重生者,這些都在可以操作的範圍之內。

    他還真沒奢望過,讓三家的問題同時解決的機會會華麗地出現在他的面前。

    藥廠,那是一個掘不盡的寶庫!

    ————

    尚北製藥廠屬於國營企業,始建於六十年代。

    因為尚北就地處長白山餘麓野生中草藥資源極其豐富的緣故,所以建廠之初,就註定了它是以中藥為主的中成藥生產企業。

    在六七十年代,藥廠曾經盛極一時,僅次於紡織廠,是尚北效益最好的國營單位。

    只不過,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進口藥和西醫的“洋配方”蜂擁而至,使得藥廠逐漸沒落了,最後消亡在浪潮洶湧的年代。

    倒不是藥廠的產品落後,實在是大勢所趨。

    在那個年代,改革開放的中國全面打開國門,扯掉遮羞布。引入西方市場經濟思維的同時,也鼓勵國人走出去。

    不得不說,我黨的這份魄力,古今罕有,成就了四十年後的大時代。

    但,有利也有弊。

    這同時也造成那個時代國人的極度不自信,甚至可以說是極度崇洋媚外。

    二十年後的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公知人人喊打,國民自信無比高漲的年代。生來就該愛國。

    但是,齊磊成長起來的那一代卻是正好相反。

    說的過分一點,崇洋媚外在八九十年代那個時期,可能都不算是個貶義詞。

    精日、精韓、精米的遍地都是,恨不得非洲都比國內強。

    你要站大街上喊一句,“米國有啥好?還得呆在我大中華!”路人的第一反映絕對不是你愛國,而是你沒本事,出不了國才在這酸。

    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那個時代,多少國內的大學生、精英人士,寧可去米國刷盤子也要出去。

    多少在日韓打黑工,做著最低賤工作的國人,只要回來,那就是人上人。

    那個時候,凡是國外來的就都是好的,無論是人,還是物!

    哪怕是賣給你十倍、百倍的價格,那也是合理的。

    那個時候,國家在積蓄力量,還未到勃發之時,不得不讓國外的商品、技術裹挾著意識形態和西方文化衝進國門,大殺四方。

    醫藥行業也是如此,西醫大行其道,八十年代中醫藥則是被貶的一文不值,都快成玄學了。

    至少在城市,已經沒人看中醫,更就沒人吃中藥了。

    雖然有一部分中成藥廠還有一些市場,但像尚北藥廠這種以中藥為主營的小藥廠,再加上國企通病,簡直一點活路都沒有。

    在齊磊的印象中,好像他剛記事那會兒,藥廠就已經停產了。從上千人的大廠,變成了一個只剩看門兒大爺的國有負資產。

    在尚北,連小孩兒都知道,藥廠已經死透了。再年輕點的,都不知道尚北還有製藥廠。

    時至今日,以唐成剛的商業眼光來看,也就那塊地皮還值點錢,不能和日進斗金的塑料廠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