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24章 三個爹的奮鬥

    月餅券的巨大成功,讓三個爹既驚喜又意外。

    都有點不想幹什麼集團的心思了,專門搞過節券兒,就夠三家過好日子的。

    只一箇中秋,副食廠一共出了八萬塊錢的月餅,卻帶來了130萬的利潤。

    唐成剛開始只不過是想借月餅券解決一下資金壓力,沒想到,這卻成了老哥仨的第一個盈利點。

    照這麼下去,過年有元宵(北方的湯圓)券兒,端午還有粽子券兒,那不是發了?比他原本幹塑料廠的時候都掙錢。

    還好,老唐還沒被錢衝昏頭腦。

    吳連山也提醒他和齊國君,“這個事兒,只要咱們度過了難關,那就停手,誰愛幹誰幹吧,反正咱們不幹了!”

    這個年代的商人,還是熱衷於做實業,什麼虛擬經濟、概念盈利這些後世才有的互聯網思維,在這個年代不但沒有,而且即便掙了錢,也讓人心裡發慌。

    況且,齊磊和徐小倩出主意的這個月餅券和後世名牌廠家的月餅券還是有區別的。

    後世月餅券能火起來,那是因為產品力在那擺著,品牌在那掛著,老百姓是為產品買單。

    即便有黃牛炒作其中,也有其存在的市場誘因。

    而當下的月餅券,雖然概念和後世相同,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就副食廠的五仁月餅、青紅絲月餅,有個屁的產品力?很多人看見就膩歪,更別說吃到嘴裡了。

    就像青紅絲月餅,在很多小夥伴的童年記憶裡,都是上了最難吃食物榜單的。反正小哥仨看見那玩意就反胃,一口都不想動。

    月餅券能夠能火起來,大賺特賺,和產品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體制漏洞在買單。

    小金庫盛行,變向福利鑽空子,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

    哪天國家想起來了,整治歪風邪氣,那好日子就沒了。

    不但沒了,還有可能惹麻煩。所以,該收的時候就收!

    這一點上,吳連山是最清醒的,唐成剛自然也不反對。

    至於齊爸,更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別說還可能再幹一兩票,只這一回,他就不踏實到晚上睡不著覺。

    在齊國君看來,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能踏實才怪!

    也就是有唐成剛和吳連山在前面頂著,如果是他自己接了這個副食廠,別說齊磊把法子拿到面前他會不會幹,都懸扇齊磊的巴掌。

    出的什麼餿主意,一點也不腳踏實地!

    好吧,其實這段時間,唐成剛和吳連山就在安撫齊國君,讓他別怕,要穩得住。

    沒辦法,齊國君畢竟是個老實人,膽兒小。

    ......

    總之,不管三個爹怎麼想,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副食廠的這筆盈利都算是雪中送炭了。

    說實話,如果沒有齊磊和徐小倩的這個月餅券兒,即便吳連山把每一分錢都精確到位,三個廠的重建也是異常艱難,容不得半點意外。

    有那麼一段時間最沒底的時候,唐成剛都想著真要是遇到難事兒,他就把車賣了變現。

    而齊國君也做好了,拉下老臉去跟弟弟、妹妹那張嘴借錢的打算。

    老哥仨說是背水一戰,也不為過。

    不過,好在都過去了,副食廠的精米加工生產線已經調試完畢,只等包裝廠開工。

    而包裝廠的新廠房也在日夜趕工之中,李綱的工程隊給唐爸立了軍令狀。

    用李綱的話說:“別的忙咱也幫不上,但是上凍之前,我保證房子給你蓋好,讓你的設備進車間!”

    只這一句話,就讓三個爹懸著的心落地了一半。

    要知道,入秋之後,副食廠那邊已經拿到了糧食經營許可,已經開始滿倉收糧了。

    得益於糧庫的優先政策,第一批500噸的優質一等稻米已經進了副食廠倉庫。

    如果包裝廠廠房能在入冬前完成基建,包括供暖和水電進入,那新購進的包裝設備元旦之前就能調試運行。可以趕在年前讓第一批產品下線,副食廠的大米也能在年前包裝銷售。

    如果入冬前廠房建不好,那就萬事皆休,來年的五一能見到產品已經算是快的了。

    東北的工程是幹半年歇半年的,只要天氣一冷就沒法開工了。

    所以,如果今年不能完工,就要等到來年開春之後。

    藥廠那邊的進度是最慢的,設備、廠房等等都沒著落。

    但是三個爹也不著急,按照唐成剛的大戰略,只要副食廠開始盈利,那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兒,藥廠反而可以慢一點。

    況且,和副食廠、包裝廠不同,廠房、設備、包裝這些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在藥廠其實都是小問題。直正的難題,其實是人。

    藥廠這門生意,做好是很有前景的,可是也絕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

    這是個技術活兒,最最值錢的就是人!

    可是,老藥廠已經停產十多年了啊!一千多工人和技術骨幹下崗了十幾年,有的在家待業,如果開工都願意回來。

    而有的,尤其是那些有真本事的,早就各謀出路了。

    對此,唐成剛也有準備,已經和省內外的幾個中醫藥大學、研究所搭上了線,明年會到各個院校去招聘一批新生力量,來填補藥廠人力不足的問題。

    也和省內外的幾個研究所,有交流合作的意向。

    唐成剛還是有魄力了,在人才的問題上,他是準備好花大力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