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75 掀桌子

    昨天被各路牛鬼蛇神嘲諷了一天,結果重播收視率上天,央視肯定不會低調。

    所以,9月3號,央視從午間新聞到晚間新聞,再加上綜藝頻道的各路節目,轟炸了一天。

    生怕全國人民不知道,央視做了一款極受歡迎的綜藝節目。

    收視率14.89%,直接把快本剛剛保持了一天的綜藝收視紀錄給踩了下去。

    不是嘲諷我嗎?尤其是那個誰!!那個新京報啊?

    《dfsk》甚至連夜做了一期專欄,重點討論當下媒體的浮躁與不道德行為。

    明明首播的平均收視率也已經過3了,非得拿著開播的最低收視說事兒。打臉了吧?

    這種急功近利,誇大事實的行為要不得。

    這種做為媒體人,刻意隱瞞新聞事實的傾向,是很危險的。

    尤以主持人李春豔為首,說的那叫一個不客氣,就差報新京報的身份證了。

    以至於有些敏感的觀眾都發現,央視好像變了,以往這種事兒都不屑於回應,逼格拿捏的尤為到位,怎麼這回有睚眥必報的感覺呢?

    而且,以往就算是批判性的新聞,像新京報這個體量的單位,也會留一點分寸,不會這麼露骨的直接點名。

    本來,很多普通老百姓就看個熱鬧的,看到最後,也不知道罵的是誰。

    這回好了,誰都看得明白。

    這是要改風格了?

    殊不知,還真不是。

    鄒成斌也好,其他的領導層也罷,肚量和涵養還是有的。

    這種事兒根本就沒往心裡去,即便要敲打新京報,也不用新聞的手段。

    做為電視媒體的龍頭老大,要治一個小報紙,有一萬種方法,沒必要鬧的沸沸揚揚。

    當然了,鄒成斌更沒有借題發揮的意思,藉機推動央視形象的轉變?

    真沒有。

    那這個點名罵街的節目是怎麼來的呢?

    呵呵,領導不計較,底下的人可沒那麼大的格局。

    多危險啊?

    要不是重播逆轉了,《嚮往的生活》很可能就被他們罵的一撅不振,從而徹底翻不了身。

    那聯合制作中心也要遭受重創,剛憧憬的好日子還一天沒過呢,就差點被你新京報帶頭搗毀。

    這幫人不恨死你?

    而且,這幫人要是有心思動你,可就難受了。

    再加上,領導中也有心眼小的,正好下面人的節目計劃報上來了,一看也沒什麼不能播的嘛,就過審了唄。

    可把新京報坑死了。央視點名,引發的公眾討論,以及牴觸情緒,不是開玩笑的。

    直觀影響就是,銷量大跌。

    而廣大網友誇《嚮往》的同時,也把新京報罵的羅圈上天。

    這波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說回節目本身。

    回首國內的綜藝發展史,如果用後世的標準來定調,其兩個最重要的分水領,一個在九十年代中期,一個在2013年。

    九十年代中葉,各地方衛視由於上星的硬性要求,必須在衛視頻道製作一款綜藝節目。

    也正是那幾年,國內的室內綜藝開始爆發式湧現,成了電視娛樂的主流。

    而這其中,快本之所以成功,其實和節目設置關係不大,而是在於芒果臺做了兩個全新的嘗試。

    第一,他們讓快本的主持人不再對著現場說話,而是對著鏡頭說話。

    在快本之前,國內的所有綜藝都是晚會主持模式,主持人面對的都是現場觀眾,而鏡頭的作用只是記錄。

    自快本之後,主持人開始對著鏡頭說話,溝通主體變成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大大拉近了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提升了觀眾的沉浸感。

    鏡頭的作用不再只是記錄,而變成了溝通工具。

    第二,快本是國內第一個丟掉臺本,給主持人自由發揮空間的綜藝節目。

    快本之前的綜藝,就跟春晚差不多,真的是一個字兒都不能錯,錯了就是播出事故。

    所以,難免給人疏離感。

    而快本開始,臺本只是大綱和流程,中間用什麼語言,怎麼去串聯,由主持人自由發揮。

    這樣的結果就是,必然嵌入主持人的個人風格,造就了一批個性化主持。

    而個性化,又近一步拉近了電視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

    ……

    第二個節點,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