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460章 到底誰被殖民了?

    像東亞審美這種課程,齊磊還真有,而且還不少呢!

    作為一個掛逼,他可以把二十年後任何一個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傳播學實例,進行反推。

    結合社會發展軌跡和邏輯分析,拿到這個時代,就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所以, 千萬不要小看文科生重生,尤其是學社科的。

    因為,可以堂而皇之的洩露天機。而且,但凡和社會現象、意識形態掛鉤的預言,都影響不小。

    就比如說娘炮審美吧,可不只是在韓國引發輿論罵戰這麼簡單。

    董北國說,他和老秦溝通過讓齊磊在學術上發展的問題,其實是他專門找老秦提醒去了。

    而且, 他是這麼說的, “這個問題,石頭提的好啊!很具有防禦性啊!北廣在這個方向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啊!預防了西方在傳播屬性上的攻擊啊!堅決不能讓花美男在內地盛行啊!”

    “利國利民啊!”

    “影響是深遠地!”

    “是功不可沒地!”

    “是具有戰略意義地!”

    老秦,“停!”

    “你就說,你要多少錢得了?”

    董北國,“……”

    俗氣!這是錢的事嗎?這就是錢的事!

    “秦同志看著辦吧!”

    好吧, 扯遠了。

    總之,北廣公認的兩個極品,一個校長,貪得無厭;一個齊磊, 髒招頻出。

    “趙姐, 您就放心吧, 離米國交流團來咱們這兒還有二十來天, 我能不重樣地講到他們來!”

    趙老太, “你就吹吧!”

    實在不太相信。

    而齊磊也不解釋,晃晃悠悠地去了雛鷹二期教室。

    一眾留學生都在。除了這些人,這幾天得知雛鷹二期的西史課已經成公開課了, 所以還有不少好學的慕名而來。

    教室裡又擠滿了, 走廊還有站著聽的。

    這讓趙老太十分的嫉妒,她嗓子都累冒煙兒了,也沒見聽課熱情這麼高漲的。

    跟著齊磊進了教室,趙老太依舊找了個角落旁聽。

    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麼本事。

    只見齊磊,一襲白襯衫,很愜意地往講臺上一站,拿起粉筆瀟灑的幾個大字。

    “今天講——《醜陋的中國》。”

    “……”

    “……”

    “……”

    夠刺激的啊!

    日韓兩國的留學生更是鬆了口氣,今天終於沒我們什麼事了啊!

    前幾節課,雖然齊磊講的內容無法反駁,也有理有據。可是話說回來,誰讓人當面說自己國家的不好,誰心裡能好受?

    況且,大家都不是傻子,多多少少有點挑撥離間的味道。

    只不過,齊磊講的是事實,又都是明擺著的事兒。大夥兒也只能憋屈的聽,抱著自省的態度來學習。

    今天好了,一看題目就知道,這是講中國自己的社會現象,終於不用憋屈了。

    而中國學生,包括雛鷹二期,則是有點懵,怎麼把這個傷疤揭開了?

    有人甚至不客氣地提醒齊磊,“小齊導員,您的題目寫錯了。”

    “作家柏楊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

    好吧,這個題目一出,大夥還以為他是要對寶島作家柏楊的那本暢銷書進行解析呢!

    那還真是寫錯了,書名都沒整明白。

    後世的小夥伴可能不太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可以說是火爆異常,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這麼說吧,後世所知的那些蚣蜘、恨國黨,他們絕大多數的底氣就來自於這本《醜陋的中國人》。

    那個年代,很多不明所以,盲目批國、恨國的二傻子,其底層邏輯和依據也是來自由這本書。

    那一代人聽到的,什麼“中國人的劣根性”,什麼“醬缸文化”,幾乎所有的流行的辱國名詞,出處也是這本書。

    而且,就因為一本書,多少學者用了十幾年的心血,才勉強算是把它的影響消除掉。

    那簡直就是把中國、中國人、中國傳統文化,徹底踩下去的神書。

    不光是在東亞文化圈,在全世界的影響都是極大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多年。

    更成為了,西方抹黑中國的一大佐證。

    那麼,這一本暗黑神書,一定被國人罵死了吧?

    ……

    那這是一本什麼書呢?

    其實,就是一本集合了柏楊的數十篇雜文的雜文集,主要內容是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

    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種種弊端喻之為“醬缸文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病,子孫後輩永遠受感染,且持續不斷。

    用柏楊自己的話說:“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自鬥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

    “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

    因此他要寫《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目的是讓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缺點。

    痛心中國的“醬缸文化”,反省中國人的“醜陋”,他就是要中國人活得有尊嚴。

    聽聽.…聽聽!!

    這在後世,非得被罵的羅圈上天。

    可是在八九十年代,包括二十一世紀之初,這種極富自我批判的勇氣,以及在社會相對落後、國民自信心較低的年代,那可是神作了,極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