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426章 鉻印




    只是他心裡儘管抱怨,但亦是明白一個事實,這輩子他是再也遇不上那般好用的司直郎了,林若愚這種人才將不會再出現。



    “是!”



    曹大章恭敬地行禮,但卻捕捉到嚴嵩眼中那絲失望,心裡不由得咯噔一聲。



    在林晧然被外放後,司直郎的位置出現空缺,最終由他進行填補。只是他很快就發現,這個位置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先是很難贏得嚴閣老的歡心,而到了六部衙門,往往又會成為受氣包。



    不管他多努力去跑腿,但他發現嚴閣老對他的態度還是很冷淡。後來經嚴世藩打聽,這才知道並不是嚴閣老討厭於他,而是覺得他遠沒有林晧然辦事妥當。



    但讓他極為費解,他有哪一點不及林晧然了,哪件事不是按著他的吩咐去做的?絕對比那個時而回修檢廳晃悠的林若愚要勤快十倍。



    曹大章帶著失落的心情走出內閣值房,但沒有像往常般回到屬官廳,而是選擇離開了西苑。他打算偷一回懶,便直接返回坐落在西長安街上的翰林院。



    翰林院的一切如舊,在經過李春芳被調任所引發的人事大風波後,人事便沒有再出現大規模的人員變動。



    走進了修檢廳,他的位置已經排到第二位,僅在鄧長生之後。



    至於先前位居首位的徐遠平,他在跟林晧然爭奪翰林侍講失敗後,主動選擇了外放。跟著林晧然有所不同的是,徐遠平恐怕再難返回京城。



    走到公座前,曹大章卻發現陶大臨和徐渭正在爭執著,雙方各執一詞。當看到那邊堆積的一份份文章時,便知道矛盾出在應試舉人的文章挑選上。



    卻不知道是誰的天才想法,竟然要在應試舉人中挑選文章刊登在《談古論今》上。



    這個消息傳出後,那幫舉人當真是趨之若鶩,紛紛通過他們這些藉此修檢廳的翰林送來了精妙文章,以供諸大綬等核心人員挑選。



    先前這些舉人想要揚名,那就要參加各類的文會,相互進行吹捧,但包含的水份很大。只是如今,文章只要能刊登在《談古論今》,第二天必然是門庭若市。



    通過他們這幫翰林的慧眼,所選之人水平就算不是頂尖,亦是上上之選,以致《談古論今》成為最令士子信服的評選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