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2121章 意外的交鋒

    聲音並不大,但響徹整座金鑾殿,更是透著一份來自老臣的忠心。

    馬森等官員在聽到這番話後,亦是紛紛抬頭望向龍椅上明顯來了些精神的隆慶帝。

    “徐愛卿,依徐閣老之見,當如何恩賞?”隆慶原本對林晧然的恩賞並不重視,只是聽到波及到青史的記載後,亦是顯得緊張地詢問道。

    對於敢於上演左順門血案的嘉靖帝而言,自然不再將青史放在心上,甚至還破天荒地下旨斬了當朝首輔。

    只是隆慶從小受到儒家教導,更是有志於成為一個世人稱頌的好皇帝,卻是極為重視青史對他的評價。

    正是如此,他亦是重視起此次對林晧然的恩賞,打算給予林晧然進行厚賞,從而避免青史將他寫成一個吝嗇的皇帝。

    郭樸和高拱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只是事情好壞還難以判斷,便是扭頭齊刷刷地望向旁邊的林晧然。

    林晧然的眼睛微微地眯起,卻是充滿防備地扭頭望向徐階。

    若是這老貨敢於提議隆慶給自己授文勳,他必定站出來噴死這個老貨,讓自己的人直接攻擊徐階的不作為和嫉賢妒能。

    對於武將和地方的封疆大吏而言,若是能夠得到勳位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只是對他這種當朝大佬而言,文勳簡直就是自斷前程,卻是等於被人踢出朝廷的核心圈層。

    為了防止文官做大,太祖朱元璋早已經立下規矩:文官只能封伯爵,不涉九卿事。

    換而言之,他頂多只能被封一個文勳伯爵,而且不能在朝堂繼續擔任文華閣大學士和兵部尚書,只能像王守仁那般在地方擔任封疆大吏。

    他早前之所以一再謙虛地推辭恩賞,一來是不稀罕賞金和賜服等,二來正是防止徐階藉著這山西大捷給他授了文勳。

    每個朝代都有著一套遊戲規則,他卻是不可能一邊接受文勳所帶來的福利,一邊卻是繼續呆在朝廷的核心圈層之中。

    正是如此,如果徐階敢提議送他文勳,那麼他便要給徐階送棺材,跟這位所謂的賢相在這朝堂上直接撕破臉。

    一時間,諾大的金鑾殿瀰漫著一份緊張的氣氛,一場大戰似乎隨時上演。

    徐階特意望了一眼林晧然,這對一本正經地拱手道:“皇上,恩賞之事可交由禮部集議!老臣之所以提及此事,便是要提醒皇上,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這才是治國之道也!”

    這……

    馬森等官員看著徐階突然退了一步,卻是紛紛望向前面的禮部尚書陳以勤,卻不知陳以勤是不是已經倒向徐階。

    陳以勤面對著眾官員的目光,嘴角卻是泛起一抹苦澀之色。雖然他知道大家都猜測著什麼,但他實質還是儘量保持中立,卻是不可能冒著得罪林晧然的風險向皇上提議授文勳。

    咦?

    林晧然昨天還跟陳以勤把酒言歡,而今看到徐階沒有攻擊自己,不由得扭頭望向了徐階。只是他比其他人更是敏銳,隱隱覺察徐階似乎是假借自己的事情做鋪墊。

    朝堂的鬥爭卻不總是一上來就生死相向,很多時候都會做一些看似無著緊要的鋪墊,卻是不知徐階這是在唱哪一齣。

    隆慶曆來不喜歡動腦子,先是望了一眼不抗議的林晧然,然後從善如流地道:“準徐愛卿所奏!陳師傅,此事便交給你們禮部了!”

    “臣遵旨!”陳以勤當即便是恭敬地回應道。雖然他亦為裕王講學九年,但卻遠遠無法跟高拱相比,他跟隆慶只能算是普通的講師和學生關係。

    關於林晧然恩賞的事情已然敲定,只是不知是鬥爭的開始,還是這場鬥爭已經到此為止。

    高拱一直隔岸觀火,而今看著徐階的事情已經完畢,顯得急不可耐地站出來朗聲道:“皇上,臣有本奏!”

    殿中的官員聽到洪亮的聲音,卻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若是哪一天高拱不站出來奏事,那麼才是太陽打西邊出的事情。卻是不知道這高鬍子哪來的精力,根本沒有一日能夠消停的,每日都是那般的生龍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