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冷月 作品

第七十五章 只當不知

    其實,許多人對於宣傳有著誤差,覺得生產力落後,識字率不高,就辦不得報,無法宣傳,可實際如晚清之時,報紙就已出現。

    至於這方仙俠世界,因為人文薈萃,得益印刷、造紙二術普及,再加上姬周前代對文字的數次簡化風潮,其實百姓識字率並沒有到慘不忍睹層次。

    “報紙?”邵維面上現出不解之色。

    蘇照道:“辦兩份報紙,一份邸報,一份日報,前者主要載明我蘇國朝堂治政措施,藉助驛傳系統寄於各郡,使官吏軍民悉知。至於日報,可以先行連載一些喜聞樂見的評書故事,主題或是忠君愛國,或是仁義禮信……將其售賣於茶樓的客人,供作消遣之物,然後,組織專人寫一些故事,解說朝廷律令,百姓關切之事……”

    邵維聽著蘇照敘說,不由眼前微亮,道:“君上大才,聽君上一言,臣醍醐灌頂。”

    其實在古時,先例就已有之,倒也不算脫離了經濟基礎,空談意識形態,超越了時代云云。

    在蘇照所在的華夏曆史,封建王朝或許沒有報紙,但卻有其他宣傳教化形式,比如《女誡》、《烈女傳》,以及演義話本,什麼唐傳奇之類,哪怕到了明清之季,官方對於思想的管控禁錮,漸至封建王朝的巔峰,還有明清小說流傳。

    至於文學形式,可謂數經嬗變,不管是詩歌,還是散文……從周代的詩經國風,周朝樂官採民間詩歌,譜以成曲,再到先秦諸子散文、史書經傳,秦以後的漢賦,東漢註釋經學,魏晉駢文,南北朝漢樂府。

    及至隋唐,代表盛唐氣象的古詩璀璨奪目,宋朝的經義文章,元曲戲劇,明清小說……中間再時而搞幾次文藝復興(唐時韓愈古文運動,前後七子),真細談起來……

    一言以蔽之,不論是人文,還是科技,莫要小覷古人之智。

    蘇照道:“此外,宣慰司也要派人下於郡縣,做好訪問民情,察弊政之得失等事,與之記錄在冊,孤會時時翻閱,矯正地方郡守之施政得失,防微杜漸。”

    相比御史臺具有專門性質的司法監督,具有更多的內部肅紀性質,輿論監督作為代表民意的方式,算是一種相對比較外部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