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初見 作品

第431章 國泰民安 海晏河清

    時間轉瞬又過了兩個月。

    在這段時間內。

    宮玥忙完肅州地震的事,剛回帝京一日,屁股還沒坐熱,又匆匆趕往西部疆州去平小股叛亂。忙完叛亂,某地瘟疫又起,於是,又馬不停蹄鎮瘟去了。

    白苒兩眼一翻,調侃他果真是哪裡需要那裡搬的萬能磚頭。

    這段時間,宮青臨一直坐鎮六部,處理各地的救災事務。

    而白苒,也每日陪著宮青臨在太子公署,協助他處理各種事情。哦,天耀帝把她從戶部抽調過去當“太子秘書”的。

    在這期間,陸續發生了很多事。

    在賑災過程中,某州的官員,在給民眾發放救災“替銀紙劵”的時候,因為紙幣制作工藝問題,稍不注意,就會磨損。一旦磨損,就需要去官府替換更新。

    而部分地方奸猾之徒,抓住此機會,徇私舞弊,把本來價值比如三十貫錢的代金券,根據替換規定,換為價值十五貫的,最後民間怨聲載道,差點釀成民變。

    但是,這個事情,也沒法在這個時候定罪這些官員,因為紙幣磨損問題,不是他們的錯,只是錯在用這個漏洞去魚肉百姓。

    於是,白苒建議用良幣驅逐劣幣。

    第一,命令清點錢庫裡無損耗紙劵,登記在冊。第二,讓人在這些無損耗紙幣背面蓋上印記,又印製了十貫和五貫的小額紙幣發給災民。第三,令米商憑紙幣上的印記把米賣給災民,然後米商再到府庫兌換相應的銀兩,這樣一來,那些奸商汙吏再沒辦法營私舞弊了。

    宮青臨又根據情況,推行了“供給側改革”。

    災荒年間,大量災民一定時間之內無法恢復生產工作,生活困難,對朝廷壓力也大。他則利用這段時間民工最缺生計,工價最低,人力最多的時段,把這些暫時多出來的人力,轉移去修築一些國家工程,既加快了工程進度,又為國庫省下了一大批銀子。

    而本來預計三年才能完工的天府工程,就在這一場本來是災難的天災人禍裡,出奇順利,提前完工了。

    白苒和宮青臨還一起優化了精準扶貧,創定了“大數據決策”。以厚直募善走者,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數日皆達使司。

    因為古代扶貧救災也提倡精準化,以避免資源損耗,使那些真正需要被幫扶的對象能獲得更多資源。

    在古代,精準扶貧做起來並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傳遞不夠及時和信息不對稱。

    所以官府設置了專門的救災物資轉運使,開始用豐厚的報酬招募善於走訪的人才,察訪報告各地的物價,即使遙遠的地方的物價,用不了幾天也能送到轉運使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