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73章,違章建築與廣告牌




    二戰後期開始,德國、美國、英國都改用超長波電臺與潛艇通信。蘇聯現在用的(打算在中國建設的)也是超長波電臺。



    極長波電臺,就現在李強和唐華要去看的這個,主工作頻率70赫茲,備用工作頻率45赫茲,在三五千公里的通信距離,能穿透80到100米的海水,這大概是潛艇正常水下隱蔽潛航的狀態。



    ……



    嘉興,郊區某處。



    “我們這套系統已經操練過幾次,在岸上的收發測試已經通過了。”



    基地的通信兵營長見到了李強和唐華。



    “極長波天線是從嘉興開始,向西南延伸300公里,末端假設在黃山,其實末端也是始發端,兩者可以互換。FSK頻率偏移調製,岸上的收發測試時,極長波信息傳輸速率是20比特每分鐘,超長波的信息傳輸速率是900比特每秒。”



    唐華:“岸上測試時,收報機是放在哪裡的?”



    營長:“在大連附近。”



    李強:“岸上測試,收報機和發報機沒有海水阻隔,信噪比好,信息傳輸速率其實要高很多的。當然大連那附近電磁波比較密集,收報機會受到干擾。但是綜合起來,如果岸上測試信息傳輸速率20比特每分鐘,那麼潛艇在潛航狀態下收報時,信息傳輸速率還不到這個數字的四分之一。”



    三人站在基地的中控室外邊,扭頭就可以看見架設在一大片農田上空的巨大的天線陣。



    主天線全長2880米,也就是兩列長度均為2880米的高大的高壓輸電塔,電線杆子上串著的電線是電臺天線——這電臺的天線是平躺的。



    除了主天線外,還有三支和主天線垂直的短線,也是由高壓輸電塔懸掛起來的電線組成,整個天線陣像是在地面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豐”字。



    如果發送超長波,用這個天線陣就夠了。如果發送極長波,這個天線陣則只是天線的頭端,主天線連到了輸電線上,輸電線從嘉興串到杭州再串到杭州-南昌的高壓電線,在黃山那裡分個岔出來,爬十幾公里的山,到山頂,行了,一條300公里長的電報天線。



    也就是說,這個基地既可發送超長波電報,也可發送極長波電報。



    ……



    “304艇已在30分鐘前下潛,”基地的通信兵報告,“最後15分鐘準備。”



    李強:“嘉興電力供應是否確保無誤差?”



    “長三角的電網已經做好調整,留足了10兆瓦供電餘量。”



    潛艇下潛到80米深度、再做好收報準備的時間是45分鐘,李強和營長都在看自己的手錶倒計時。



    桌上的地圖是本次通信演練潛艇所處的位置——大約在大連東南50公里的海中,離岸不遠。因為黃海在這一帶的最大水深也就110~120米,所以304艇沒法下潛到100米深度來做測試。



    不過80米的測試效果也很好了。



    時間到,中心控制室發出電報。



    窗外兩千多米長的天線陣似乎發出隱隱的“嗡嗡”聲,原本停在電線上的鳥約有一般撲稜撲稜飛起來。唐華甚至感覺遠處的樹木開始有落葉飄下。



    嗡嗡一直響個不停——本次發報至少要持續10分鐘,光電費就得要不少錢。



    發報結束,又陷入漫長的等待。潛艇如果接收到極長波電報,並準確識別出電文內容,就會按規定上浮,用中波電臺發報,這樣極長波基地就知道通信是否成功了。



    在直線距離870公里外的黃海,我國組裝建造的第一艘R級常規潛艇304艇,艇艏上仰,以10度的上仰角快速上浮。



    潛艇首部嘩啦一聲先出水,拍起一大堆白色的浪花,然後艇身的其他部位才全部露出水面。



    “巡邏機報告304艇已上浮……”



    在試驗海域盤旋的巡邏機先發現潛艇上浮了。“304艇回報!”



    回報的電文用解密機解出來,打印成紙條,三人各瞄了一眼紙條就知道這次試驗成功了。



    ……



    2月23日,還是嘉興,太湖岸邊。



    “我來看看老李鼓搗出來的第二個黑科技……啊,這個我熟。”



    李強:“違章建築上貼了四塊廣告牌。”



    唐華:“是四塊瓷磚。”



    牧野茂:“你們的比喻都很恰當,不過我還是喜歡用‘308型艦載相控陣雷達’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