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五十一章,火星-1C什麼時候發射?




    另一方面,烏布利希政府搞經濟也不太行,工業農業都比較混亂,而西柏林是西方的樣板建設城,比西德其他地方還要發達,這一對比就更讓東德人心理不平衡了。



    怎麼辦?還是得修牆。赫魯曉夫之前沒答應修,現在美國和蘇聯鬧僵,大戰一觸即發,我修柏林牆應該就不算啥事兒了吧,可能還算是打輔助,幫赫魯曉夫給美國多施加點壓力?



    錯了,施加壓力是不存在的,丟臉倒是存在。



    ……



    “航天員建議從有較長飛行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年齡不超過35歲,但也不小於25歲,身體素質出眾,性格沉穩,尤其是要有處變不驚的素質。學歷底線是高中、中專,如果是本科或專科學歷則最好不過。”



    米高揚說航天員的選拔標準。



    唐華:“幾個月前,根據你們上次大致劃定的標準,我們已經在飛行員隊伍中進行選拔了。”



    米高揚:“那就沒有太多要說明的事項了。飛行員送到這裡,我們訓練,我們考核,三年之後完成,如果語言天賦強的飛行員可能還可以快幾個月。不過我想問一句,中國就不打算用你們自己的運載火箭送航天員上太空嗎?你們再向前一步,就可以製造東方號這麼大的火箭了。”



    唐華:“長征-3號現在的運載能力略小於東方號,不過錢學森主任確實在設計更大的火箭,大致在明年會完成首次飛行。但飛船從設計到三階段的無人驗證飛行再到載人飛行,需要時間,也需要發射很多枚火箭。中國要優先發射衛星,無人驗證飛船不會在1965年以前發射。”



    米高揚:“那就是1966到1967年你們的飛船才能載人飛上太空。……看來1964年你們的航天員得在拜科努爾升空。不過,這正好趕上‘日出計劃’。”



    東方計劃和日出計劃都是發射載人飛船,不過東方號飛船隻能搭載1名宇航員,日出號飛船要大一號,可以搭載2到3人,可以支持宇航員太空行走。



    過幾年日出計劃實施、兩個宇航員同時上太空,其中一名蘇聯人一名中國人,這場面還是很帶勁的。



    “另外,我可能得說日出計劃之後的下一階段,可能要合作的事務,”米高揚說,“就是聯盟飛船,以及兩個航天器在太空中相互靠近,然後對接的技術。這需要一套高精度的太空工作的控制計算機。”



    日出計劃之後是聯盟計劃,聯盟系列飛船一直用到2021年,而且看樣子還會繼續用下去。



    唐華其實不需要米高揚向他解釋太空對接技術,這項技術最初是打算用在地月飛船上的,後來地月飛船沒用上,被空間站用了。



    “太空對接?這應該是一套集成了多模傳感器、計算機以及由計算機控制的小型姿態調整火箭發動機的系統。”唐華說。



    米高揚:“其中最好還是允許人力直接介入,也就是計算機控制與人操的混合模式。”



    ……



    “火星探測計劃,火星-1B看來是徹底失聯了?”



    再次訪問OKB-1設計局,唐華問科羅廖夫。



    科羅廖夫摸摸鼻子:“火星-1B自飛離地-月系統之後就與地面失去了通信聯繫,我們當然期待過奇蹟的誕生,但火星-1B始終沒有甦醒。”



    蘇聯是去年開始火星探測計劃的。



    火星-1A發射升空,運載火箭前兩級把探測器送到了近地軌道,第三級本來應該把火星-1A送往火星的,然而第三級始終沒有點火。現在火星-1A和打不著火的第三級火箭還在地球頭上繞圈圈。



    火星-1B就好一些,火箭一到四級發動機工作都很正常,然而探測器飛出去1000萬公里之後失聯。現在只知道探測器的太陽能帆板是打開了的,探測器在飛行1000萬公里以前一直和地面有通信,再然後通信聯絡就斷了。



    “或許應該發射火星-1C了。”唐華說。



    科羅廖夫:“按道理應該是這樣。不過根據公開信息,以及我們的情報系統也印證了,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現在還處在概念設計階段,最早也要1964年才會發射升空。因此火星-1C的發射時間並沒有那麼緊急,我們1962年10月底發射火星-1C,火星-1D就再晚兩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