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二章,回來認錯了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航天技術部分,唐華只能拿v-2彈道導彈和jpl來啟發啟發學生,畢竟現在連美國都沒敢想象人造衛星的事兒。



    “v-2是到目前為止人類製造的飛行速度最快的機械,”唐華說,“當然,如果較真地說,德國1918年製造的巴黎大炮,能將炮彈加速到1700米/秒的速度,比v-2的飛行速度還要快一些。但是,v-2不是一顆炮彈,而是一臺複雜的、依自身動力加速的飛行機械。……作為彈道導彈的始祖型號,它只是在戰爭中,德國倉促推出的一種並不算成熟的武器,而且受到戰爭末期資源短缺的影響,它的許多部件不得已採用了折中的設計。”



    “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預測彈道導彈,那麼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射程越來越遠——這是通過不斷提高導彈的飛行速度來達到的;打得越來越準;以及採用核武器作為戰鬥部。當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越來越高,甚至達到了7.9公里每秒的速度,那麼以前只在科幻中出現的場景就會成為現實。這種物體我們叫它什麼呢?”



    “……人造地球衛星。”臺下有幾個學生平時看過一些科幻,答上了唐華的問題。



    唐華點點頭。“當導彈的戰鬥部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在沒有大氣阻力的太空,依靠慣性一直運動,持續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我們把一個物體——或者說機械打上去,圍著地球轉來轉去,有什麼用呢?在這節課上我們不討論問題的答案,請各位在下課後,甚至是畢業以後,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慢慢思考。”



    “如果導彈的最高速度沒有達到7.9公里每秒,而是低一些,比如7公里每秒,那麼會發生的事情就是——”唐華在代表地球表面的圓弧線上再畫了一道拋物線,“它從中國發射出去,經過不到30分鐘的時間,就會落在美國。……安靜,請安靜,我們同樣不討論問題的答案,請各位同學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慢慢思考。但記住,不是讓你們就事論事地思考它的技術,要跳過細節,請你們從國際政治、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



    正當唐華和學生們嘮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延安城外,一匹快馬沿著公路奔馳而來。馬上的中年男子的面龐依舊硬朗堅毅,但濃眉緊鎖,心事上頭。



    他就是潘漢年。



    與唐華道別之後,潘漢年思考了三天唐華和他的交談內容。三天之後,潘漢年想通了,向延安發了封電報:



    “我有關於我個人與組織的重大事情,請允許我返回延安向主席彙報。”



    1943年的那件事情,其實一直壓在潘漢年心頭。



    1943年4月,潘漢年秘密與南京汪主席(偽)見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