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29章,第四次戰役咋打成這樣了




    當然,美國立即從朝鮮乾乾淨淨地脫身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美國如果在遠東一點負擔都沒有,那麼美國的軍事力量在把歐洲防務扛起來的同時,還有餘力在全世界到處搞事,那說不定英國的哪塊老祖宗的殖民地又被美國搶了。



    所以艾德禮向美國喊話,建議聯合國軍在三八線停住。這樣就可以把美國在朝鮮留下恰到好處的兵力,既給歐洲留下了還算夠用的美軍機動力量,又不會讓美國在世界各地太強勢。



    ……



    在英國公開反對美國越過三八線時,1951年3月,美國高層也就此事進行爭論。



    其實美國自己也明白,不能因朝鮮戰爭規模無限擴大而引發世界大戰。現在的美軍已不是1945年的美軍了,當時美國陸軍有89個師,現在只有23個師,其中13個還是朝鮮戰爭爆發後重新組建起來的。



    一旦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要在歐洲阻擋蘇聯的鋼鐵洪流,至少要美國部署60個師到歐洲,這得擴充多少部隊,在1951年根本辦不到。況且現在在朝鮮,李奇微雖然恢復了攻勢,但每前進一步都非常困難,按現在這個速度推進到中朝邊境線,怕是得好幾年以後了。



    杜魯門覺得朝鮮戰爭遲早雙方要就地談和,他授意國務卿艾奇遜,修改去年9月底國會發布的公文,放棄佔領全朝鮮的作戰目標。



    但杜魯門的封疆大吏和前線大將各有各的想法。



    首先提出自己看法的是李奇微。李奇微向華盛頓發報說了自己的看法:三八線是隨手劃出來的一條線,既不是山脈也不是河流之類的天然地理分界。不但如此,朝鮮半島西段的三八線左右,軍事地形極差,既不能攻也不能守。李奇微在三八線稍北邊一點劃了一條線,起名叫“堪薩斯線”,認為這條線好,佔住這個地方,就可以用很小的兵力成本建立防守態勢,然後談和也好,積蓄力量再次進攻也好,都可以以堪薩斯線為基準點。



    參聯會也出來與杜魯門抬槓,認為聯合國軍不應該被三八線或什麼堪薩斯線限制住,要由前線指揮官臨機決定。



    麥克阿瑟則還是中二病發作的狀態,在參聯會那群槓精的鼓舞下,麥克阿瑟在3月22日給李奇微發電報:“我現在的打算是繼續目前的作戰方式,向三八線以北推進,直到你的後勤無法支持這麼遠的輸送距離為止。”



    兩天之後,3月24日,麥克阿瑟乾脆又從東京飛到了朝鮮視察,然後發表聲明:“關於三八線的地位,以前我們就徹底地討論過,現在沒有必要再做進一步的評論了。我們的空軍和海軍可以隨心所欲地越過它,而雙方的地面部隊過去也都是這樣做的。”



    ……



    “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採用國防委員會——國防部——總參謀部的三級管理,在蘇聯是經過歷次戰爭考驗的。在作戰指揮上,總參謀部是管理作戰的指揮部門,而不是首長諮詢部,更不是日常事務管理部。”



    謝爾蓋·馬特維耶維奇·什捷緬科率領的蘇軍總參謀部考察團結束了在朝鮮的工作,順訪北京並參觀解放軍總參謀部。



    什捷緬科此時任蘇聯紅軍總參謀長,1950年6月,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的作戰計劃,就是什捷緬科幫金日成擬定的。可人民軍打著打著就歪了,不按什捷緬科的計劃走,最後輸得一塌糊塗,這讓什捷緬科也尷尬不已。1950年底,志願軍在朝鮮把戰局扳了回來,擊潰第8集團軍,美步2師自師長起全部放下武器投降,這等戰果自然引起了蘇聯高層的注意。志願軍比二戰時的德軍還厲害,德軍整個二戰就沒消滅過一個完整的美軍師,在阿登森林差一點點就做到了,但最後還是未能如願,反倒被美軍一頓反擊虧掉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