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37章,長矛與蒼蠅拍

    1951年5月1日的朝鮮,坦克第一師和20軍是整個戰場最尖利的長矛。



    之前聯合國軍所有戰場推演,都基於志願軍是一支徒步作戰、夜間行動的軍隊。現在又是5月初,白晝時間已經很長,一天只有8~10小時的夜暗時間供志願軍行軍、穿插、偷襲、突破。再考慮到公路是直線的時候志願軍翻山可能不是直線、走山路比走平地的行軍速度更慢、大部隊移動要照顧重裝備和後勤等等原因,李奇微認為,現在志願軍一夜穿插的極限距離是15公里,如果是夜間邊戰鬥邊推進,那麼志願軍可能只能突進5公里,就要分散隱蔽以躲避白天的炮擊和空襲。



    而5月1日,坦克第一師和9兵團第20軍集中所有汽車組成的摩托化快速縱隊的突進距離不是5公里,也不是15公里,而是50公里。其間還有一些坦克繞路以解決一些小戰鬥,他們的機動距離高達70公里。



    從地圖上看,就是從西線向東南斜插了一刀,將漢江平原北邊的區域劈成兩半,插入深度40公里(直線距離)。



    美軍從漢城到西線前線共有兩條大血管,一條供應美步24師,一條供應美步25師和美步3師,一天之內齊刷刷全部被切斷。



    5月1日的戰鬥,還是從當天凌晨,南朝鮮第1師的不幸遭遇開始吧……



    每當聯合國軍向前推進時,南朝鮮軍隊總是作為美軍的側翼護衛部隊。他們也只能作為側翼,至少在目前,南朝鮮軍用於第一線進攻是一點用沒有的。根據清川江戰鬥的教訓,李奇微認為南朝鮮軍即使作為側翼部隊也不一定靠譜,因此在4月30日,第8集團軍第一軍軍長奧丹尼爾要求土耳其旅從二線的位置插上,在5月1日抵達臨津江下游東側,與南朝鮮第1師共同護衛美軍的側翼。



    沒等土耳其旅運動到位,第五次戰役就發起了。當蘇聯152毫米的重炮彈越過臨津江,砸在白善燁頭上時,他的直覺很準確,中國人一定又想從他這裡打開突破口。



    在清川江,白善燁的南朝鮮第1師被志願軍削過一回。在漢城以北,重建的南朝鮮第1師被頂在第一線當炮灰,白善燁又被迫狼狽脫逃。南1師第二次覆滅的位置,離現在白善燁的駐地不遠!祖國都被打成這樣了,白善燁這一次不打算再逃了,要是打不過,乾脆就和自己的弟兄們一起死在這兒吧。



    20軍和坦克第一師並沒有考慮現在白善燁內心的感受。炮兵師和軍屬炮兵團進行火力準備的同時,89師三個步兵團輕裝涉水過河,坦克第一師30餘輛安裝通氣管的t-34-85也從臨津江的淺灘過河。當坦克和輕步兵順利上岸,工兵第3團就開始架設4座浮橋。



    “中國的步兵已經渡過臨津江!”



    “第二團全體反衝擊,坦克一營、裝甲偵察連也全部開出去,一定要把中國人消滅在河邊!”白善燁既然不打算撤退,那肯定是把所有老本全拿出來死戰到底。



    烏黑的夜裡,南1師的三十多輛“謝爾曼”和14輛m24輕型坦克隆隆開出去,朝著臨津江邊不斷冒出火光和爆炸煙火的戰場衝去。



    南朝鮮軍的坦克邊衝邊開炮,在離臨津江渡口還有400米的地方,這些坦克全都沒了。



    ……



    清晨5點,春末夏初的第一縷陽光照在臨津江兩岸時,南朝鮮第1師正在陷入毀滅的深淵。89師和剛剛從浮橋過來的58師官兵發出山呼海嘯的聲音,在幾十輛坦克的配合下追殲南朝鮮第1師的殘軍。在臨津江上,兩座普通浮橋和兩座重型浮橋一直在忙碌,t-34-85坦克、su-100自行反坦克炮、su-76自行火炮不斷從橋上通過,此外還有9兵團的卡車拖帶著75毫米山野炮、85毫米加農炮、108毫米火箭炮等待過河,炮兵第32師的陣地則正在收攤,蘇式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已經收起,等著掛上大卡車,然後開到渡口走浮橋渡過臨津江,普通浮橋上則是看不見頭尾的人流和馱馬。20軍和27軍都是下轄4個師而且基本滿員,現在近10萬人都要從這裡過河,給聯合國軍腹地插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