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八十二章,重回議政府

    1953年5月11日,朝鮮半島兩國交界線。



    4月10日,停戰協議簽署。



    4月11日,交戰各方完全停止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各自後撤2公里。



    此後的一個月,軍事停戰委員會派遣工作組,把長209公里的軍事分界線劃為10個分段,並埋設了1100個標誌軍事分界線的永久界碑。



    停戰協議中,規定漢江北平原地區、中、東部地區雙方控制線的左右2公里為非軍事區,任何一方都不駐軍。



    其中漢江北平原地區的民政管轄權歸南朝鮮,中、東線以非軍事區中心線對半分(中、東線地區的非軍事區裡沒多少居民,民政管轄權不算重要)。



    永久界碑埋設完畢,軍事停戰委員會的工作結束,停戰監督觀察員——聯合國官方派遣的維和組織進駐非軍事區。



    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始於1948年,向中東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地區派出一支停戰監督觀察組。1949年,因為印巴克什米爾地區爭端,聯合國向南亞派了一支停戰監督觀察組。這兩個維和任務都持續到了2020年還未結束……



    1948~1956年,聯合國維和行動都是以派出停戰監督觀察員的方式運行。人員主要是各國外派到聯合國工作的軍官(觀察員)、隨從、秘書、安全保護隊伍。1956年才首次出現成建制軍隊性質的“聯合國維和部隊”。



    在朝鮮半島,聯合國停戰監督委員會保證停戰協議的執行。停戰監督觀察組常駐非軍事區,定期巡查分界線,確保交戰雙方武裝力量不再重返非軍事區;任何一方都不能向非軍事區偷運武器和軍事人員;南朝鮮警察部隊裝備的執法槍械數量和威力不超標。



    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的總部設在議政府。這座漢城北邊的小城在朝鮮戰爭中被破壞得很嚴重,過去一個月雙方共同努力,稍微修復了一些房屋和道路,安置一百多人的聯合國觀察員、隨從秘書保安隊,應該不成問題。



    ……



    “這聯合國維和觀察員的軍服,好像就是美國的軍官制服呀?穿起來倒還算貼身,可對著鏡子一照,怎麼看怎麼彆扭。”



    陳賡打好草綠色的領帶,穿上外套,在鏡子前仔細對準領帶結。



    為順利執行停戰協議所規定的軍事調動,志司部分指揮員從平山郡前移到漣川,建立停戰臨時工作組。漣川-東豆川的公路現在已經修得很好,從東豆川市往南的公路也很平整,但在進入南朝鮮管轄的楊州市時要停車查驗非軍事區平民准入證。



    當然,作為聯合國停戰監督委員會輪值主任觀察員的陳賡,通過邊界應該是不需要准入證的。



    “事情要往好的方面想,”志願軍代司令員葉TNG說,“畢竟軍服料子還不錯,而且你這一套行頭,全身上下都是聯合國買單的。聯合國還再給你發一份工資呢。”



    志願軍參謀長謝方:“陳旅長47年在晉冀魯豫軍區就繳獲了一大堆美國物資,美國吉普,美國步話機,美式夾克美式小牛皮帶早就穿上了。抗戰那時候你冬天不也一身日軍軍大衣嗎,哎,我記不清了,你是不是還有一雙鬼子的大皮靴?”



    “皮靴確實有,好像是獨立團殲滅鬼子騎兵之後送了我一雙。”



    葉TING:“所以陳旅長其實是在‘欲揚先抑’,明明心裡那個高興啊,得戚得不行,但還要先板著臉挑挑刺,這是為了一會兒能更猛烈地得戚。”



    陳庚:“其實我現在呀,除了高興,還是有點覺得不可思議,事情怎麼就發展到這一步了呢?”



    ……



    1952年底的華川停戰談判,陳庚也是在現場的。



    在雙方就軍事分界線達成一致後,撤軍如何監督、非軍事區如何監督,就是下一個議題。



    非軍事區面積很大,需要一個停戰監督委員會來保證執行,而且這個停戰委員會要幾十年如一日長期存在下去,直到朝鮮和韓國雙方無敵意為止。



    聯合國軍方提出由聯合國派出一個停戰監督委員會,就按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模子來制定規則。



    中朝方表示反對:聯合國是朝鮮戰爭的參戰方,你們聯合國軍和我們打仗,停戰協定的事兒,不能由聯合國來調解或者說戰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