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七十二章,三門峽工程草案駁回大改




    蘇聯專家組基於這兩點,認為如果要在黃河興建水利工程,三門峽是最佳的建壩地址。



    1953年5月,中蘇一致認定了三門峽這個地方。1954年4月,黃委會著手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三門峽工程被確定為這個規劃的首期重點工程。



    現在,三門峽工程的規劃報告進行到技術研討階段。



    水利部副部長林正英準備了一個很長的報告,這是她調查研究了半年、又在TC54超算上來回演算了一個多星期才得出的結論。



    “第一版的規劃報告中,已經提到了三門峽工程有兩個較棘手的待解決問題。一是60萬的移民如何解決,二是如何對付上游泥沙。”



    “對於第二個問題,原先的解決方案是攔沙蓄水,因為三門峽水庫壩高350米,總庫容360億立方米,黃河的輸沙量每年是15億噸,也就是每年6~7億立方米。即使將黃河泥沙全部攔截下來,三門峽工程也可以正常工作25到30年。”



    “把黃河泥沙全部攔截下來,從三門峽下流的黃河水就將是清水,可沖刷下游河床,最終將黃河這條‘地上河’變成‘地下河’。25年或30年之後,水庫泥沙淤積,庫容逐漸萎縮,但那時候三門峽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可以直接變為徑流電站,發電量小一點而已。”



    “如果我們在三門峽工程建成後,努力在黃河中上游大規模植樹造林,25年甚至20年後,黃河水含沙量就會急劇降低,那時候三門峽工程就更不用擔心泥沙淤積的問題了。”



    “這種依靠大庫容攔截全吞泥沙的構想,經過我們仔細的分析與計算,是存在重大問題的。”



    林正英說出這一句,等於是扔出一個炸彈,在座的計委、水利部同志以及蘇聯專家臉色神態各異。



    ……



    林正英把帶來的資料給與會的十幾人一人一份,又打開會議廳裡的幻燈機,“水動力計算方面,是由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副主任張光鬥教授設定的算法、參數,下面請張教授講解分析計算的結果。”



    “我們沒法把計算機搬到會議室,”張光鬥說,“而且計算機進行一次數值模擬至少需要24小時,因此我待會兒的報告,就直接說計算結果和結論。”



    “這是從三門峽到上游50公里左右的預定庫區的地形,顯而易見,建成以後的三門峽水庫是庫頭也就是大壩處狹窄、中腹寬、尾部又是窄長的大肚子形狀。”



    “攔沙蓄水方案,我們最為關注的就是泥沙沉澱在何處的問題。要搞清楚這個,我們不能停留在簡單地套用近似公式做粗略計算,也不能一廂情願地認定泥沙一定會沉在水庫最寬最深的中腹部。而是要做整個水庫水體的流體計算。”



    “這是水庫建成蓄水後的水體和湖底形狀。”



    “這是黃河泥沙最大允許攜帶量與流速的關係的公式。”



    “這是上游河水的流速,以及它流入庫區之後的流速變化公式。此外,在上游河水接近但還未到庫區時,還需應用水動力的梯度公式。”



    “上游黃河水流入庫區後的流速變化又與水庫水體形狀/水底形狀相關,這是一組相關的變量。”



    張光鬥將第一張幻燈片放上去:



    “我們就將這些變化關係輸入計算機進行了計算。”



    張光鬥準備的這組幻燈片顯示的是潼關縣——這裡的河段將是三門峽水庫的尾部。幻燈片上標註了泥沙沉積量、河床抬高量、時間演化等等參數。



    飽含泥沙的黃河水流到潼關河段,流速減慢,釋放泥沙。



    泥沙抬高河床,降低坡度。低坡度則黃河水流速更慢,釋放的泥沙更多,河床加速抬高。



    時間軸過去24個月,窄長的尾部河床竟然抬高了5.3米,這已經不能再被稱作黃河河道,而是在三門峽大壩上游幾十公里處,沉澱下來的泥沙又築起了一道新的攔河大壩。



    這在後來被叫做三門峽工程帶來的“攔門沙”。



    潼關又是黃河、渭河、漯河的交匯口,有天然的卡口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