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南柯 作品

第680章 力挽狂瀾

    盛庸的大軍填滿了谷地,朱棣此時再發動進攻,已是失了先手。

    若是換在更開闊的地形,朱棣的騎兵並不懼怕對方號稱“騎兵殺手”的長矛兵。

    因為長矛兵雖然善於拌馬腿、刺馬腹,但朱棣的騎兵仍然可以利用機動性的優勢,繞襲地方步兵陣型的側翼甚至後排。

    長矛兵偏笨重,想整體轉向更是不易,往往被騎兵一繞後,立時便會大亂。

    但此刻谷地的寬度有限,盛庸又刻意把陣型拉開,長矛兵一排排地填入谷內,從西側的山壁一直排到東側的山壁,讓朱棣的騎兵沒有繞後的空間,只能從正面衝鋒。

    朱棣無愧其“善戰”之名,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也強行為麾下騎兵創造出馳騁的空間。

    他的中軍加上朱能、丘福二部人馬,騎兵分為三路,好似一支“三叉戟”,三路騎兵如三支錐子般“鑿”進盛庸的步兵陣中。

    最頭排的騎兵被長矛挑落馬下,其身後的騎兵立時緊跟著補上。

    南軍為將谷地填滿,把陣型排成左右均勻的一條長線,卻遭遇到三個“點”的突破,能形成戰力的士兵很少,大部分長矛兵只是站在陣線之上,卻打不到三支錐子般突入己陣的敵兵。

    在付出少量的傷亡之後,朱棣、朱能和丘福三支騎兵成功突進敵陣,朱能率領的左軍和丘福的右軍立刻開始往朱棣中軍的方向迂迴,往其他站在前線無法轉向的長矛兵的身後包抄過去。

    沒有迂迴繞後的空間,就強行製造出空間。

    這正是朱棣強大與可怕的地方。

    盛庸在遠處帥臺上看著谷中發生的一切,命小校打出旗語,下令平安、何福兩支人馬從第二梯隊的陣中出擊,將朱能、丘福兩支正迂迴包抄的騎兵攔腰截斷,讓其首尾難顧。

    朱棣同樣做出應對,命朱能丘福停止包抄,三隊騎兵合成一支箭頭般的三角形,互相掩護,在敵陣之中左衝右突。

    身處谷地北側的李遠率領一支刀盾兵,陣型呈一個左右展開的寬闊扇面,緩步向前推進,將敵方最前排的長矛兵壓得向後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