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 作品

第54章 冬聆桑聲(七)我要為他計較,為他在……

    她就像身份差距之間的一種吸力,把鄧瑛從晦暗的汙泥潭裡拽出來,又把楊倫從清白的天幕中拉下來,讓他們得以暫時並行。

    楊婉見他笑而不語,便自顧自地取過那本冊子,隨手翻看。

    楊倫這個人,文筆其實寫得很一般,但是他邏輯特別好,楊婉以前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個專業課的老師就特別喜歡楊倫。說他是一個實幹派,政治敏『性』一般,但對國家經濟軍事的把握是很有天賦的,如果貞寧帝能夠早死幾年,他的成就應該還會更大。

    楊婉從這篇並不算太長的文章裡,讀出十幾年寒窗下苦讀,十幾年部科中歷練的功力。

    她放下冊子,『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想起貞寧十三年與鄧瑛相關的史料,第一段想到的就是《明史》中,陳述他侵吞江南學田(1)那一段。

    這也是後來《百罪錄》裡很重要的一條罪名。

    “鄧瑛……”

    “怎麼了。”

    楊婉抬頭看向他,“如果此策推行,朝廷……會遣誰去南方?”

    鄧瑛道:“國子監應該會抽調監生去核算田畝,你……是不是擔心楊倫。”

    楊婉原本是擔心鄧瑛,但他這麼一提,楊婉到把相關的史料記載也想了起來。

    貞寧十三年的春夏之交,是內閣和司禮監對抗地最厲害的時候,這一場政治鬥爭,因為清田而起,牽扯江南的皇族宗親,以及何怡賢,胡襄等人在南方的大部分隱田。

    楊倫的《清田策》被大規模地抵制,他本人在南方也是舉步維艱,甚至差點被害死在江船上。

    與此同時,宮中也發生了一件史稱“鶴居案”的大事。剛剛封王的皇次子易珏險些被一個宮女勒死在鶴居中。這個案子牽連甚廣,雖然只有一個宮女行刺,但是因為她的脫逃,北鎮撫司和東廠卻審出了三百對名罪人,這些宮人杖斃的杖斃,絞殺的絞殺。但是,雖然《明史》著重敘述了這一段歷史,卻連一個宮女的名字都沒有留下來。

    楊婉的導師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幌子,他猜想當年謀殺易珏的主使者應該就是寧妃,但是後來的靖和帝朱易琅,為了替母親遮掩這件醜事,才刻意在史書上留下了“殺三百人”這麼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這只是他個人的一個推論,沒有找到足夠的史料做支撐,所以,最後也沒有寫進論文公開發表,但這一直是他的一個研究方向,並且特別希望當時的楊婉能幫他做下去。可惜楊婉一門心思地撲在鄧瑛身上,拒絕了參與那個課題。現在想起來頗有些後悔。

    “鄧瑛,你覺得……現在清田是一個好時候嗎?”

    鄧瑛看出了楊婉臉上的憂『色』,含笑道:“不管它是不是好時候,內閣只會問它該不該。而我能做的,是不讓為民者死,為國者亡。”

    不讓為民者死,為國者亡。

    楊婉在心裡默誦了一遍這句話。

    楊倫是善終,眼前的人是千刀萬剮。

    為民者的確未死,為國者天下稱頌,可是,誰能讓說出這句話的人也不死呢。

    別說不死了吧,至少讓他死以前,不要再受那麼多的苦了。

    她想著,決定暫時不再鄧瑛面前糾纏貞寧十三年這一段複雜的歷史,伸手輕輕地拍了拍鄧瑛的手背。

    “你吃不吃堅果,我帶來了,給你剝新鮮的。”

    鄧瑛點了點頭,“那我再去倒一壺茶來。”

    楊婉看著他扶著桌沿兒站起身,直腰時甚至還被迫遲疑了一下,顯然是還疼得厲害,忽然脫口道:“我想去問問彭御醫,有沒有什麼法子幫你補補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