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聊的魚 作品

第2223章 豫州鼎之謎

    人們感到好奇,為何代表古豫州的豫州鼎碎片輕飄飄沒有重量,而且還破破爛爛,看上去簡直與廢銅爛鐵沒有任何區別呢?

    在大禹時代開發程度第二高的古青州地帶,代表古青州的青州鼎最重最大,這個陳宇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是大禹的手腕,故意做給古青州人看的。

    即便如此,這也解釋不了代表中原的豫州鼎為何如此之輕啊!

    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

    沉吟片刻,陳宇感慨道:“說實話,當初剛剛拿到這塊豫州鼎碎片不久後,我也一度陷入了震驚與懷疑之中,覺得自己是不是搞錯了。”

    “直到我把這塊豫州鼎碎片仔仔細細研究了一遍後,才明白原因。”

    “答案,就寫在這塊碎片上!”

    說著,陳宇將手中輕飄飄的豫州鼎碎片翻轉,把它的背面給眾人看。

    豫州鼎碎片的‘背面’,其實就是豫州鼎的‘裡面’。

    按正常來講,鼎的‘裡面’是不會有紋飾和文字的。

    但偏偏,豫州鼎碎片的‘背面’,也就是豫州鼎的‘裡面’,有字。

    當然,陳宇手裡這塊碎片總共也沒多大,就算有字也註定不會太多。

    事實上,這塊豫州鼎碎片的背面,只有半個字。

    華夏文字排列眾多,僅憑半個字,很難推演出太多。萬幸的是,大禹時代的華夏文字尚未完全成型,原始意味濃厚,象形色彩深刻。

    什麼叫象形文字?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圖畫。

    所以,這半個‘字’,同樣也是半幅‘畫’。

    正是靠這半幅‘畫’,現場的古玩行大師和宗師們,堪破了這個字。

    緊隨其後,人們又通過這個字,推演出了豫州鼎之謎。

    這個字便是:戈。

    何為戈?

    戈是華夏古代一種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的木柄曲頭兵器。

    其構造一般為平頭,橫刃前鋒,垂直裝柄。

    其端首處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

    ‘戈’這種兵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那時候茹毛飲血的人類,剛剛學會使用工具。石器時代的人類用常見的石頭,打造了一系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