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十三章 克魯格兵工廠

    克魯格家所有出發去各地採購的人,都在印第安交易前回到沿河鎮。

    回來的還有跑去堪薩斯請兩位哥哥原諒的的卡爾.克魯格,不過這兩位伯父都同意把田地處理掉後搬遷到這裡定居,應該是接受了。

    槍械作坊火藥作坊終於開始建設,廠房早已經先期開工了,都在河邊。

    有三個知名槍匠同意來這裡工作。湯姆要求他們先各自打造一個自己構思的作品,不限題材,儘快完成。

    各種用具自然不缺,實際上,槍械作坊採購清單是這三個位槍匠商討後購買的。他們甚至自帶了自己製作的各種實用小工具。一看就是有經驗的。

    槍械作坊的特殊性,以及為了說服這幾位的到來,克魯格家出了全部費用。為保證他們和家人生活,每人分配一套兩層獨棟小樓,100美元安家費和每月不低於50美元的工資。即便如此,克魯格也只佔80%股份,三個槍匠的股份看各自的作品完成後再分配。

    這是沒辦法的事,這些人都是目前密西西比河沿岸能找到的最好的槍匠,東部可能有更強的,但是實在太遠,跑到匹茲堡直線都要近1800公里,更別說紐約了。還有的知名槍匠已經自己當老闆了,只能放棄。

    通常自認技高一籌的人,怎麼會願意一直打工拿死工資呢?這個破地方沒有足夠的魚餌是釣不到魚的。

    還有,這個時期槍械基本是純手工打造,即使有機械設備,使用的動力也是肌肉。

    電力運用還處於研究階段,連電燈都沒有,愛迪生大概剛學會玩泥巴。工業用實用電機普及估計還要再等三十年。這時絕大部分的槍械零件都是是不通用的。所以都可以說是手工定製。

    滑稽的是,後來手工定製卻成了高檔的代名詞。

    當然,有的兵工廠老闆已經出現標準化生產思維了。比如這時正在搗鼓新式轉輪手槍的柯爾特。

    火藥鋪被卡爾丟在一個犄角旮旯,在西邊離小鎮大約兩公里的地方,通行馬車沒問題。待遇只有一個大師傅與槍匠相同,剩下兩個年輕人是這位的徒弟,只拿工資,每月暫定30美元,但是包吃包住。克魯格說會給他們在火藥鋪邊上建個宿舍,還分配三匹馬一輛馬車給他們使用,方便交通。